公告 Announcement

20世紀末至21 世紀初是由「無電腦時代」進入「全電腦時代」的重要轉折關鍵,回想數十年前一般人尚不知「電腦」為何物?但在今日卻行、住、坐、臥皆離不開電腦,「數位資訊」成了當代重要命題,對各領域造成重大影響。其中頗令人注意者,即「觀念」在「數位時代」中的頻繁流動,造成「觀念」自身快速地不斷被置換與洗汰。而「觀念」作為人們行動意志的主導,更令我們有必要在這觀念「瞬生即滅」的時代,透過觀念史的研究,掌握百年來觀念之流動過程,唯有理解諸多觀念的發展,才能較好地理解為何現在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不再那麼重視對稱與秩序,而專主於特殊造構,若不從「觀念」入手則難以解釋,若從「觀念」入手,才能發現這是由於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隨著以「奇」代「美」之觀念變動而產生的改變。因此唯有理解「觀念」的變動與發展,才能較好地解釋這世界的諸多行動,這正是「觀念」研究於當代之必要性所在,而這是一個觀念討論的空間 ,歡迎大家來討論並重新界義「觀念」!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東亞觀念史集刊》第5期專號徵稿中!專題:「城市.記憶.想像」

       本刊第5期專題名稱為「城市.記憶.想像」,係由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楊揚教授策劃主持。東亞社會形態由傳統轉向現代轉型,最基本的動力之一,是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在馬克思韋伯的視野中,現代城市類型等同于現代社會類型。現代城市不僅造就了人類文化新的生存家園,同時也改寫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城市」概念一經產生,便有著自己的文化邏輯及歷史內涵。通過對「城市」概念在東亞地區流轉變遷關係的梳理,我們可以從文化上探尋區域文化發展的諸多新命題。正是將「城市」概念作為研究的母題,我們還可以從中清理出東亞地區對於現代城市的諸多歷史「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講,歷史的展開便是「記憶」的再現或重現。這些記憶所側重的內容和方式,在研究上可以是史料的開掘,也可以是問題的重新設計。

       總之,由遠及近,由表及裡,「記憶」所包含的內容很多,領域極其廣大,研究者可以大大發揮自己的「想像」。在城市化成為東亞地區現代化運動的主導方向的情況下,城市「想像」催生出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城市在不同的「想像」中,構成不同的表達系統,而這些語言指向蘊含著巨大的社會能量。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化過程中「想像」不是空想,而是對多種新的現實可能性的描繪和探索。20世紀漢語世界中的諸多文學革命的嘗試,是城市化背景下展現的最波瀾壯闊的一章,看它的前世與今生,很多人都會感慨,由此也更讓我們迫切感到需要對以「城市」為核心的「記憶」與「想像」等問題,有一番新的梳理和思考。 

       本刊特就上述種種問題據以徵稿,歡迎各界來文進行討論,文長以不超過三萬字為原則,截稿時間為2013年8月31日,預計於2013年12月出刊。寫作格式約稿辦法詳見本刊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