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lex Stone這篇文章中,主要是討論「等待」這觀念,并思考為何「等待」就一定是「酷刑」這問題。而Alex Stone文章的主要命題即:「等待感的形成」
Alex Stone情境假設:從機場出來步行至等行李處要一分鐘,等行李要七分鐘,人們對於這個拿取行李的過程感到等待太久而不斷投訴。
Alex Stone問題拆解:雖然較多的時間花在等行李,但根據M.I.T. operations researcher Richard Larson的研究,人們感到步行的一分鐘是「等待」,而等行李的七分鐘則否,關鍵在於人們認為步行比站在傳送帶前等行李的空閒時間短。
機場方面的解決辦法:
一、擺設鏡子轉移人們移動行走時的注意力,降低人們行走時間的等待不耐感
二、規定從出關到步行至等候行李處要提高六倍行走速度
最後結果:加快步行的時間,等待行李時間不變,但行走時間縮短,人們感到行走中的「等待感」被消滅而不再投訴。
命題關鍵:「等待感」關鍵在於「心理等待時間」而非「實際等待時間」的長短。
觀念空間的分析討論:
首先,「等待」是一種「光譜性觀念」,即是否已感覺在「等待」?或者是否甘願「等待」?都是因人而異,就如同兩個二元概念各據兩端,上面的點都是可能的,是會滑動的,「等待感」也是左右滑移的。
例如,對於值得等待的人,即使等再久都不覺得自己在等待!對於不值得等待的人,等五分鐘都是煎熬!故「等待」其實是「值得/不值得」的價值判斷。如例子中舉出,人們認為「行走」的目的是為了走到「等行李處」,則此種行走時間是「不值得的等待時間」,因為「行走」完後是接續下一個「等待」,而非「到達目的地」;而在「等行李處」的目的是為了「等行李」,這種等待的下一步即是「到達目的地」,故為「值得等待的時間」。因此「等待不耐感」的產生與否,關鍵在於「目的獲得」與「價值歸因」,若要削減人們的「等待感」,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令等待者感到值得!
其次,「等待」乃為一種「心因性感覺觀念」,即若是能夠轉移「等待者」的注意力,使其內心不感覺為「等待」,則便能取消人們的「等待不耐感」。故如上所指出,用鏡子讓人們能將「等待時間」轉化為「攬鏡自照時間」,抑或是大賣場中的手扶梯上下樓約三分鐘時間,也在中間擺置一些零食或日用商品,讓人們搭乘手扶梯時不會感覺是在「等待」,而也是在「採買」。
故從上可以再歸結出一個關鍵,即「等待」是一種到達目的前的「移動過程」,看似原地不動的等待,實際上不管是「時間」或「空間」都不斷推移,而「等待不耐感」即是因為人們感到這段「時空推移」的過程中「無所事事」,故要削減人們的「等待感」最好的辦法,就是「填補」這段到達終點前的「移動過程」,使其「移動過程」呈現出自身意義,而不是虛耗與空轉,因此「填補」與「轉換」那「等待」的「移動過程」,方為取消「等待感」的最佳良策。
最後,如上所言要消滅「等待感」即是「轉移注意力」以及「填補等待時空」,而這兩者雖可由他者來發動,但功效不如由自我內心來啟動為佳。例如,等待著拿取行李的七分鐘內,有人放空的等待行李,讓這「七分鐘」成為虛耗空轉時間,因此心生怨恨,感覺機場浪費了自己的生命;有人卻「轉念」將此「等待時空」,透過「意義填補」與「心境轉換」的方式,不管是社會觀察家用來觀察機場形形色色的人們在等待時的反應,使「等待時間」變成「田調考察時間」,或是生活美學家考察機場中,不同國家人們的穿衣風格或是行李箱造型,提昇美學視野與迸生設計靈感,使「等待時間」變成「審美鑑賞時間」,或是冥想家閉起雙眼令自己在瞬間進入三昧耶之無我之境,使「等待時間」變成「禪定時間」…不管如何,只要能填補與轉換「等待空間」,就能降服內心那由「等待無力感」興起的三昧火。
正如巴爾扎克說道:「善於等待的人,一切都會及時來到。」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善於等待的人,會令一切等待,都具有其價值與意義存在。故我們要關心的,不是如何減少等待時間,因為人生就是無止境的等待:等待出生、等待變老、等待生病、等待死亡,等待輪迴再一次的經歷無數等待!故既然「等待」無盡,則人們應當學習的是,如何讓人生中不會消滅的各種等待,令其生發意義,這才是最善於「等待」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