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Announcement

20世紀末至21 世紀初是由「無電腦時代」進入「全電腦時代」的重要轉折關鍵,回想數十年前一般人尚不知「電腦」為何物?但在今日卻行、住、坐、臥皆離不開電腦,「數位資訊」成了當代重要命題,對各領域造成重大影響。其中頗令人注意者,即「觀念」在「數位時代」中的頻繁流動,造成「觀念」自身快速地不斷被置換與洗汰。而「觀念」作為人們行動意志的主導,更令我們有必要在這觀念「瞬生即滅」的時代,透過觀念史的研究,掌握百年來觀念之流動過程,唯有理解諸多觀念的發展,才能較好地理解為何現在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不再那麼重視對稱與秩序,而專主於特殊造構,若不從「觀念」入手則難以解釋,若從「觀念」入手,才能發現這是由於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隨著以「奇」代「美」之觀念變動而產生的改變。因此唯有理解「觀念」的變動與發展,才能較好地解釋這世界的諸多行動,這正是「觀念」研究於當代之必要性所在,而這是一個觀念討論的空間 ,歡迎大家來討論並重新界義「觀念」!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捨」與「轉」:人生困境的兩行之道

當人們在面對不如意、不好、不對的事物,且努力對抗、克服許久皆不能獲得某種成效與滿足時,人們心中的摧毀意識會出現,即「捨棄」所有,在「捨」之下,好的、壞的全部都消失,看起來似乎解決了問題,但問題是否真的就此不存在?真的完全消失?

誠如近代中國,知識分子面臨滿清腐敗,革命黨人即站在「捨」的立場,主張革命推翻滿清,建立共和政府,但從歷史上可見,即使推翻滿清後,共和民國仍然再現出清末之時相似的多元危機,如官員腐敗、權力把持等等,仔細思考,正是因為「捨」只是暫時解決問題,當造成問題的框架沒有能有效解決時,即使能「捨」去「此」,但又將重生於「彼」,因此「捨」並非究竟之道。

當我們進一步思考所面臨的「困」無法有效解決與對抗時,往往是因為本身帶有某種限制,因此人們才無法跳脫出泥淖語境,以二階思考去處理「困」局,一旦此種情況下用「捨」之道去解決,即使暫時去除掉某個特定時空下的難題,但因為「自身限制」仍然存在,則將來這種限制,仍會持續地以各種不同面貌變現出「新困」繼續擾動自身,因此「捨」並非治「困」最好的路徑。


六祖惠能曾言:「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面對著某種難題時,用「轉」代「捨」應該是一種比較永恆的方式,即:找到自身深陷困局的心念特質限制,例如驕傲的人常面臨嫉妒的痛苦、貪財的人面臨求不得之苦,癡迷的人面臨愛憎之苦,自我的人面臨人不與我之苦...這些人面對這些苦,若只是用「捨」的方式,捨棄這個驕傲、貪財、癡迷、自我之「我」,也僅能是暫時的,因為「習性」仍然存在於「被捨之我」之中,當某個時空下「被捨之我」又再次被執取重現,則「自我限制」的習性仍在,則一切困苦仍然不斷再現,因此「捨」並非究竟之道,那什麼才究竟?

或許可嘗試採用「轉」去根治一切困苦,找到自己造成自身痛苦的「習性」,嘗試轉化之,嘗試轉驕傲為謙卑、轉貪財為慷慨、轉癡迷為慈悲、轉自我為無我...。「轉」之功夫極難,正因「習性」是無始累積,但唯有以「轉」代「捨」,方能根本的使自我永恆地解脫於困境之中。「捨」是中下智與暫時的作法,「轉」是上智與永恆的方法,這也是唯識學主張「轉識成智」的究竟之道。自古我們從《文心雕龍》中〈養氣篇〉學到:「煩而即捨,勿使雍」,但仔細一想,「捨」得了一時卻捨不了一世,「捨」得了一世卻捨不了累世,就此而言,以「轉」代「捨」應為根本解決煩惱之道。回到近代中國歷史為例,知識分子在民初發現晚清政局危機再現後,覺悟到「捨」(革命)之無用,唯有「轉」(改良)才能釜底抽薪,因而發起新文化運動,從內到外,從形式到精神的全體改變。「轉」之方法不易,必須堅定立場並循序漸進方能日進有功,就像中國人自1915年新文化運動至今,轉了一百年,卻仍尚未轉出健全的國民性。「轉」雖然難,但仍得努力的「轉」,才有究竟解決「困局」的一刻。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執妄為真:「迷」字考


「迷」字在中國古已有之,如《易經.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即指困惑、惑亂之意。而要理解「迷」的意義,可以從主體與客體去觀察。即思考「迷」的主體與客體為何?所謂「迷」,即指愛一件事物愛到迷失「理性自我」。如迷失、迷信、沉迷、迷狂、迷惑、迷亂、迷戀、痴迷、入迷等等,都是指稱「自我」的迷失狀態,即外人認為枯燥無味,但你充滿興趣與嚮往,能為這東西付出時間、金錢、健康...一切,呈現出一種失序、失控、獻身的狀態。自此,「迷者」(能為之獻身)不一定是「達人」(知道所有知識),而「達人」(知道所有知識)也不一定「迷者」(能為之獻身)。就像博學者掌握所有知識但不一定能為真理而獻身,而狂迷者雖不具所有知識甚至只是一知半解,卻能為求得真理而獻身。因此從個人在喜好該事物時是否還存在「理性的秩序自我」這點,可以去甄別是否為「迷」。什麼叫做「迷」,佛教有一個很好的說法:「顛倒迷誤,執妄為真。」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從「冰冷房屋」到「生機家屋」:建築觀念系統的轉移時尚前沿

對於「屋」,我們都有很制式的想像,可能必須有屋頂,有地板,有四面牆,中間有些隔間(當然有些人對於「屋」可以有很另類的想像)。上述這種對於「屋」的一般印象,可能來自於我們對於秩序感與安全感的需求,「屋」之天地與四方,能維持居者之秩序與安全,不受風雨與外在危機的立即性威脅。

不過,「屋」之於人,除了是提供遮蔽與保護的防禦空間外,「屋」也應是提供居者得以休息的放鬆空間,此即呈現出「屋」之兩面性:「房屋」與「家屋」的兩層作用。

在「家屋」層次上,「屋」之設計除仍保有「秩序感」與「安全感」外,更需進一步令居者有「幸福感」與「生機感」。只有讓「屋」兼具上述四感,才能令居者「安居」而「樂業」。

現在我們可以看見很多的建築,都是以「房屋」觀念系統在進行構作,雖然安全與具有秩序,但卻只將「屋」視為沒有生命,由鋼材、混泥土等構作的冰冷建築。「屋」若只是沒有生命的建築,則居者在此冰冷建築中,又該從何汲取到生機感與幸福感。

因此,我們當代著實應轉換概念系統,進行「屋之擬人化」思維的轉向,將「屋」視為「人」;在此觀念思維轉向下,「屋」之構作就必須轉化,不再是屋頂、地板、四面牆,而是要如何讓「屋」能夠吸收光,水,氣而生生不息,提高「屋」的「生機感」,是我認為當前建築觀念應當邁向的時尚前沿。

若能將「屋」視為「人」,在建築「房屋\家屋」時,也思考到「屋」的自我循環系統,讓「屋」具有吸收光,水,氣的能力,而能自己生生不息;則居於具備生機感之「屋」中,居者日日身處於生機盎然的「家屋」而非冰冷「房屋」中,則居者必感生機空間而越發美好。

故走向「屋之擬人化」道路,讓「屋」之內外皆能具有吸收水,氣,光的能力,令「屋」產生光合作用,「屋」與「居者」兩相得利,這樣的建築觀念系統轉移,應為未來可見之建築時尚。

Brian 2013.12.13

延伸閱讀:充滿陽光和植物的綠建築—ANH HOUSE
http://www.searchouse.net/op/arch?bid=651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完形」之外:殘缺與斷片之「美」

「美」若是就觀察深度而言,可以分成第一層形式美,第二層寓意美,第三層觀者與被觀物之間特殊的共鳴之美;則談「美」一般而言,可以思量到三個層次即足夠。

但有趣的是,不管是在哪個層次談「美」,大部分的人會很快的指稱一種具有整體感,圓融感,和諧感的人、事、物為「美」,而具有以上特徵者正是他們認為「美」的體現;然若我們以老莊反式思維出發去「兩行」其「美」,則「美」是否可能也體現在不整體、不圓融與不和諧之人、事、物上呢?

或許我們從殘缺與斷片中,可以略略體會並掘發這種「缺陷美」的美感關鍵為何?

在殘缺與斷片中,觀者可在缺陷對象物中,馳騁自己的想像,不受拘束的為這斷片或殘缺進行圓滿想像;賦予這殘缺斷片金戈鐵馬的英雄想像,賦予這絲巾一角一個泣血動人的愛情故事;從此角度來說,雖然對象物是殘缺斷片,但觀者仍是為這斷片彌足了一個圓滿無缺的虛擬;在虛擬的想像中,殘缺斷片找到了歸宿,而「美」也就在此呈現。

就此而言,所謂殘缺斷片的「缺陷美」,似也因為具有一個最終透過虛擬想像而圓滿的過程,並在這終極之境中到達了「美」之境;在此虛擬想像的境界中,殘缺斷片終究透過眾多觀者的虛擬,而在眾生的存在中完形的存在了,正是這虛擬完形想像,而使「缺陷美」成為可能。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Before/After:從「改造」行動前後攫取一瞬之「美」

「美」作為一種不斷流動、挪移、轉置的動態觀念,該如何去掌握每個時代不同文化語境中的「美」,一直是一個頗為困擾人們的難題。因為「美」會因人、事、時、地、物、國、文化而有不同認定;則對每個置入括號中,可攫取的當下之「美」進行描述,似乎是我們唯一可以試圖短暫擁有並描述「美」的一種途徑。

現在時下流行許多「改造」行動,包括宅男或宅女改造,或是老屋翻新大改造,或是化廢棄物為藝術品的改造...等,這些「改造」行動的前後,也就是before和after這兩個過去與未來時空斷片,似乎可勉強作為一瞬之「美」的管窺之鏡。

如果我們相信人們皆會透過「改造」行動,而將醜,惡,負面之物帶往到美,善,正面之境的話,則某個程度,某個時間點,某個文化時空語境下的「美」,應該就可以用眾多的after來加以掌握了吧。Before和After,處身於「改造」前後的兩個時空對象物,或許就可成為我們掌握「美」之一瞬的一種可能管道。


Before & After: Playing with Stenc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