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Announcement

20世紀末至21 世紀初是由「無電腦時代」進入「全電腦時代」的重要轉折關鍵,回想數十年前一般人尚不知「電腦」為何物?但在今日卻行、住、坐、臥皆離不開電腦,「數位資訊」成了當代重要命題,對各領域造成重大影響。其中頗令人注意者,即「觀念」在「數位時代」中的頻繁流動,造成「觀念」自身快速地不斷被置換與洗汰。而「觀念」作為人們行動意志的主導,更令我們有必要在這觀念「瞬生即滅」的時代,透過觀念史的研究,掌握百年來觀念之流動過程,唯有理解諸多觀念的發展,才能較好地理解為何現在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不再那麼重視對稱與秩序,而專主於特殊造構,若不從「觀念」入手則難以解釋,若從「觀念」入手,才能發現這是由於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隨著以「奇」代「美」之觀念變動而產生的改變。因此唯有理解「觀念」的變動與發展,才能較好地解釋這世界的諸多行動,這正是「觀念」研究於當代之必要性所在,而這是一個觀念討論的空間 ,歡迎大家來討論並重新界義「觀念」!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從「冰冷房屋」到「生機家屋」:建築觀念系統的轉移時尚前沿

對於「屋」,我們都有很制式的想像,可能必須有屋頂,有地板,有四面牆,中間有些隔間(當然有些人對於「屋」可以有很另類的想像)。上述這種對於「屋」的一般印象,可能來自於我們對於秩序感與安全感的需求,「屋」之天地與四方,能維持居者之秩序與安全,不受風雨與外在危機的立即性威脅。

不過,「屋」之於人,除了是提供遮蔽與保護的防禦空間外,「屋」也應是提供居者得以休息的放鬆空間,此即呈現出「屋」之兩面性:「房屋」與「家屋」的兩層作用。

在「家屋」層次上,「屋」之設計除仍保有「秩序感」與「安全感」外,更需進一步令居者有「幸福感」與「生機感」。只有讓「屋」兼具上述四感,才能令居者「安居」而「樂業」。

現在我們可以看見很多的建築,都是以「房屋」觀念系統在進行構作,雖然安全與具有秩序,但卻只將「屋」視為沒有生命,由鋼材、混泥土等構作的冰冷建築。「屋」若只是沒有生命的建築,則居者在此冰冷建築中,又該從何汲取到生機感與幸福感。

因此,我們當代著實應轉換概念系統,進行「屋之擬人化」思維的轉向,將「屋」視為「人」;在此觀念思維轉向下,「屋」之構作就必須轉化,不再是屋頂、地板、四面牆,而是要如何讓「屋」能夠吸收光,水,氣而生生不息,提高「屋」的「生機感」,是我認為當前建築觀念應當邁向的時尚前沿。

若能將「屋」視為「人」,在建築「房屋\家屋」時,也思考到「屋」的自我循環系統,讓「屋」具有吸收光,水,氣的能力,而能自己生生不息;則居於具備生機感之「屋」中,居者日日身處於生機盎然的「家屋」而非冰冷「房屋」中,則居者必感生機空間而越發美好。

故走向「屋之擬人化」道路,讓「屋」之內外皆能具有吸收水,氣,光的能力,令「屋」產生光合作用,「屋」與「居者」兩相得利,這樣的建築觀念系統轉移,應為未來可見之建築時尚。

Brian 2013.12.13

延伸閱讀:充滿陽光和植物的綠建築—ANH HOUSE
http://www.searchouse.net/op/arch?bid=651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完形」之外:殘缺與斷片之「美」

「美」若是就觀察深度而言,可以分成第一層形式美,第二層寓意美,第三層觀者與被觀物之間特殊的共鳴之美;則談「美」一般而言,可以思量到三個層次即足夠。

但有趣的是,不管是在哪個層次談「美」,大部分的人會很快的指稱一種具有整體感,圓融感,和諧感的人、事、物為「美」,而具有以上特徵者正是他們認為「美」的體現;然若我們以老莊反式思維出發去「兩行」其「美」,則「美」是否可能也體現在不整體、不圓融與不和諧之人、事、物上呢?

或許我們從殘缺與斷片中,可以略略體會並掘發這種「缺陷美」的美感關鍵為何?

在殘缺與斷片中,觀者可在缺陷對象物中,馳騁自己的想像,不受拘束的為這斷片或殘缺進行圓滿想像;賦予這殘缺斷片金戈鐵馬的英雄想像,賦予這絲巾一角一個泣血動人的愛情故事;從此角度來說,雖然對象物是殘缺斷片,但觀者仍是為這斷片彌足了一個圓滿無缺的虛擬;在虛擬的想像中,殘缺斷片找到了歸宿,而「美」也就在此呈現。

就此而言,所謂殘缺斷片的「缺陷美」,似也因為具有一個最終透過虛擬想像而圓滿的過程,並在這終極之境中到達了「美」之境;在此虛擬想像的境界中,殘缺斷片終究透過眾多觀者的虛擬,而在眾生的存在中完形的存在了,正是這虛擬完形想像,而使「缺陷美」成為可能。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Before/After:從「改造」行動前後攫取一瞬之「美」

「美」作為一種不斷流動、挪移、轉置的動態觀念,該如何去掌握每個時代不同文化語境中的「美」,一直是一個頗為困擾人們的難題。因為「美」會因人、事、時、地、物、國、文化而有不同認定;則對每個置入括號中,可攫取的當下之「美」進行描述,似乎是我們唯一可以試圖短暫擁有並描述「美」的一種途徑。

現在時下流行許多「改造」行動,包括宅男或宅女改造,或是老屋翻新大改造,或是化廢棄物為藝術品的改造...等,這些「改造」行動的前後,也就是before和after這兩個過去與未來時空斷片,似乎可勉強作為一瞬之「美」的管窺之鏡。

如果我們相信人們皆會透過「改造」行動,而將醜,惡,負面之物帶往到美,善,正面之境的話,則某個程度,某個時間點,某個文化時空語境下的「美」,應該就可以用眾多的after來加以掌握了吧。Before和After,處身於「改造」前後的兩個時空對象物,或許就可成為我們掌握「美」之一瞬的一種可能管道。


Before & After: Playing with Stencils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時尚與擬真:數位時代中速度社會下的「詐騙」之道

「詐騙」是個古老的技術,從古至今,不斷推移,厲害的是高超的「詐騙」術會與時俱進。

「詐騙」行動可以歸結具有兩大基本特徵:一是配合著「時尚」,以取得最多數人作為進行詐騙的母體;二是配合「擬真」,以取得最多人的信任。

當一切進入數位時代後,「詐騙」自然伴隨數位語境的到來,完成數位化轉向;而在「數位串聯」之下的速度社會中,「詐騙」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撲殺在網絡上無遠弗屆的使用者,這是數位時代為「詐騙」帶來的「幸」。

不過數位時代中的「快速數位串聯」特徵,也為「詐騙」帶來不幸,因為一旦有一個被「詐騙」的例子現身說法後,「詐騙」破解法就會被廣為流傳而黔驢技窮,無所施展。

這時「詐騙」技術就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想出更「時尚」的詐騙場域,想出更「擬真」的詐騙取徑,才能夠與時俱進完成「詐騙之道」。

以往「詐騙」在慢速社會中可能因為訊息流通不便,所以可以很久才修動一次「詐騙」腳本,如今因為數位時代下速度社會的形成,「詐騙」成了個創意產業,必須不斷發展出新新詐騙方式,才得以繼續保留這古老的技術/行業。

數位時代中速度社會與網路串連語境下,「詐騙」行動的挪移現象,不啻是個有趣的觀察點。

臉書詐騙手法又翻新 這次盜走你個資和信用卡資料! | ETtoday3C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506/203009.htm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城市互疑語境下的觀念轉移:學生悠遊卡

城市文明與以往鄉土社會,最直截的不同,即是從「互信」到「互疑」的轉變。

城市文明下的互疑語境,造成很多變革,如從「雕花窗櫺」成為「冰冷鐵窗」,如從「熱心助人」成了「見死不救」等等。

很多奇特現象都是在城市互疑語境下開展,而學生悠遊卡從「自由購買」到「身份核購」的轉變,也是互疑語境下的新式展演,有趣。

無記名學生票悠遊卡 明年9月停用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340286.shtml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東亞觀念史集刊》第5期專號徵稿中!專題:「城市.記憶.想像」

       本刊第5期專題名稱為「城市.記憶.想像」,係由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楊揚教授策劃主持。東亞社會形態由傳統轉向現代轉型,最基本的動力之一,是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在馬克思韋伯的視野中,現代城市類型等同于現代社會類型。現代城市不僅造就了人類文化新的生存家園,同時也改寫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城市」概念一經產生,便有著自己的文化邏輯及歷史內涵。通過對「城市」概念在東亞地區流轉變遷關係的梳理,我們可以從文化上探尋區域文化發展的諸多新命題。正是將「城市」概念作為研究的母題,我們還可以從中清理出東亞地區對於現代城市的諸多歷史「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講,歷史的展開便是「記憶」的再現或重現。這些記憶所側重的內容和方式,在研究上可以是史料的開掘,也可以是問題的重新設計。

       總之,由遠及近,由表及裡,「記憶」所包含的內容很多,領域極其廣大,研究者可以大大發揮自己的「想像」。在城市化成為東亞地區現代化運動的主導方向的情況下,城市「想像」催生出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城市在不同的「想像」中,構成不同的表達系統,而這些語言指向蘊含著巨大的社會能量。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化過程中「想像」不是空想,而是對多種新的現實可能性的描繪和探索。20世紀漢語世界中的諸多文學革命的嘗試,是城市化背景下展現的最波瀾壯闊的一章,看它的前世與今生,很多人都會感慨,由此也更讓我們迫切感到需要對以「城市」為核心的「記憶」與「想像」等問題,有一番新的梳理和思考。 

       本刊特就上述種種問題據以徵稿,歡迎各界來文進行討論,文長以不超過三萬字為原則,截稿時間為2013年8月31日,預計於2013年12月出刊。寫作格式約稿辦法詳見本刊網頁。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Decriminalize Adultery? It's About Chines Culture Value toward Family and Marriage


Author:Aaron

"The one who doesn't be loved should be the third person." The statement from a heated TV soap opera may be the truth.

Yesterday our Culture Minister Lung issued the controversial thought that we should decriminalize adultery to conform to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ulations. According to Lung, our existing regulation  about adultery crime embarrassed her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ernational table.

According to No.554 Interpretation of Judicial Yuan, R. O. C., every person is entitled to the freedom of sexual behavior, but marriage and family, which are the foundations of our society, are institutionally protected, so the personal sexual freedom should be somehow restricted. So in our society, marriage and family are put above the sexual freedom. It's about conventions and traditions.

True, sexual freedom is important. But contrary to the Western convention that individuals come the first,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in Chinese society, which is the basic social units: family. History shows that fami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It's not only about how to tax and when to generate the social assistance mechanism, but about the traditional views to identify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So all the adultery crime regulations are just kind of formative ways to preserv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ttitude toward family and marriage; plus, they only refer to married couples. So if someone doesn't want to promise and take his/her responsibilities of organizing a family, he/she should not marriage. For them, what they need may be just cohabitation, which without involving any possible restrictions.

Some supporters said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 nations without adultery crime have higher extramarital rate. But as I said above, this issue is not internal affair but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s. It's about attitude and respect of family and marriage.

Generally speaking, it's harder for conservative view to appeal attraction. But with the Western value on the wane, we should take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about what kind of value should be passed to our next generation.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Money, Happiness and Culture

Author: Aaron

Our new cabinet plans to issue our domestic “Happiness Index” this year. Happiness, as we know, is a kind of subjective concept and it could be different from every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 life value, economic status even and nationwide culture.

So, start from the fundamental-material aspect-could be more practical and reasonable.The most-asked question about this aspect must be: how much money makes us happ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made by Princeton Professors Daniel Kahneman and Angus Deaton, the threshold is $75,000; that is, around NT$ 2,200,000 dollars. Back to review our domestic statistic data, our average current receipts per household of 2011 is NT$1,157,895 dolla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reshold of 90% 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 is NT$ 1,612,282. To sum up, most people income in Taiwan(R. O. C.) have not reached the basic standard of happiness mentioned above.

However, could we make the judge that most Taiwanese is unhapp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 data? Of course not. As I said, happiness is a subjective and complex concept. It’s impossible to evaluate it by one-dimension measure. So, we have to keep eves on the cultural aspect, especially the “relative” character of happiness, not just on the material one.

 “Inequality rather than want is the cause of trouble,” Confucius said. That is, in out society, whether we feel satisfied or not eventually depends on the gap between each others. So, the wider the income gap is, the unhappier people feel.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d stand, we go back to check another statistic again.

 In Taiwan, it’s 4.14 when it comes to the ratio of highest 20% per capita share income to lowest 20%. Comparing to other main nations, only FinlandGermanyLuxembourgNorway and Sweden are under 5. As for nearby Asia nation, such like Singapore(12.75), Malaysia(11.44), South Korea(5.73), Japan(5.13) and China(9.58), are all above 5. Of course there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omestic social welfare policy, which make impact on low-income household and individuals. For the past decades, because of the public expectation and political manipulation, Taiwan social welfare budget is growing and in 2011 it has been up to about 21% GDP of Taiwan. Under the situation, people should feel happy, but of course the fact is not.

 Among the main nations, Brazil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happiest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it has the largest income gap between the wealthy and the poor(20.21). So we still have to consider another factors which affect our feeling of happiness.

Some said it’s much more likely about the personality of people: Latin people always look on sunny side of life. Of course, i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ut we all realize that it could not have a final consequence. That’s exactly because the “subjective” character of happiness. What we have to do is placing this topic in the broader context and keeping cross-culture conversation.

References
中華民國主計總處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http://win.dgbas.gov.tw/fies/a11.asp?year=100)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數位時代下「夜讀」之觀念內涵與閱讀技術的轉移


在傳統中,「夜讀」作為科舉功名話語系統中一個重要象徵,代表著士子對於「光宗耀祖」與「功名利祿」的期待,更是一種「儀式」。在「夜讀儀式」中,士子不斷地在那微光燭火中,砥礪心志為求功名。

而這樣的「夜讀」到了近代,也在大學聯考話語系統中繼續被繼承而保留下來,挑燈苦讀填充了多少人的青春記憶,即使大學聯考廢除,「夜讀」傳統仍未消失,配合著多元入學,年輕學子雖不用挑燈夜戰看教科書,但卻需要挑ipad、kindle、Nook,看著非教科書以外的課外讀物來充實其他知識、常識,而「夜讀」市場也因此展現。

雖然「秉燭夜讀」出現的很早,至近代也以「電燈」取代「燭火」,但仍有人認為要保護環境、或是重溫「秉燭夜讀」之樂趣,因此再現古風。但將傳統古風搬到現代來的,除了重溫「秉燭」樂趣的人們之外,還有另一種情況,即是「貧窮」!

在我們看到「夜讀」成為一個「市場」,而各大廠平板電腦都要搶攻「夜讀市場」時,我們是否能看到「夜讀市場」外,那貧富、階級的悲歎之歌!有錢人可以用ipad、kindle、nook等「高科技閱讀技術」來執行「奢華的夜讀」,但沒有錢的貧苦地區孩童,又如何能享有如上的高檔夜讀,只能遙遠的「復古」,繼續「秉燭苦讀」!

秉燭夜讀的關羽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二論炫耀的觀念史研究

對於Aaron提到的「炫耀」觀念四個特性,我想進一步的來加以闡述,預計從空間、消費、他者等三個面向切入。Aaron提到的第一個炫耀特性是「脈絡的」,這即是指出了「炫耀」作為一種行動,必然要具備當時語境脈絡的可溝通性,此即是炫耀觀念的「可比性」,否則蔽帚自珍是無法炫耀的,故炫耀的內容必然是一個時代的普遍語言,而這就使得炫耀行動蘊含了當時人共同認為的主流價值觀於其中,如此才能構成炫耀行動。正因如此,炫耀必然是脈絡的,只有我們能掌握炫耀的脈絡語境,才能理解炫耀作為一種身體行動語言展演的以言行事與以言行效內涵所在,這是炫耀的脈絡性與可比性特質說明。

除了脈絡性與可比性外,「炫耀」觀念還有「群體性」特點,這個特性明確指出了「炫耀」必然存在著「炫耀者」與「被炫耀者」至少兩人,才能構成「炫耀」行動,且這兩人又可呈現出「單向炫耀」與「雙向炫耀」的類型,單向炫耀即是被炫耀者一直處在被炫耀狀態,而雙向炫耀即指炫耀與被炫耀位置會相互改變,即如兩個貴婦一個炫耀他的五克拉鑽戒完後,另一個炫耀他的限量全球一件的名牌手拿包,不管是單向或雙向炫耀,至少有兩個人才能組成最基礎的炫耀行動者結構,而較為複雜的炫耀行動者就是三人以上,除了「炫耀者」、「被炫耀者」外,還多了「助炫耀者」這行動者,顧名思義就是協助炫耀者強化炫耀的力道, 因為炫耀行為中的極致,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而是有一個炫耀行動的夥伴,可以稱之為「炫耀的他者」 ,在旁邊說「對啊,好名貴,好貴氣」一類的人,這種就是比較複雜的炫耀行動者組成結構了。

至於Aaron指出「炫耀」觀念的第四個特性為「稀有性」,只有稀有的東西才值得炫耀,因為稀有而獨特,才會讓人豔羨,而這裡就帶出了「炫耀者」炫耀行動的目的,即是令人「豔羨」而感覺良好。因此稀有,獨特的事物都可成為炫耀的內容,如有德之君子少,故莊子在胠篋篇中,指出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等炫耀德性,正因有德者罕有,又如Elias指出歐洲有用文明的結果來炫耀自己,以示自己的天賦高於他人的現象,這也是因為當時文明難得,因此稀有性確實是炫耀觀念的一個重要特性所在。

除了Aaeon指出的四個特性外,炫耀觀念還有諸多可續論的面向,如炫耀的空間研究,像是百貨公司即是女性展示可炫耀資本的場域,又如炫耀的記憶研究,像是炫耀年輕時的豐功偉業,或是炫耀的消費,如 John Urry指出度假旅遊是一種「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consumption),而一個觀光客的身分地位是由住宿地點決定。以上從記憶,空間,消費面向,都還可以持續開鑿炫耀觀念,進行「炫耀」的觀念史與社會學研究。

參考書目:

1.(德)埃利亞斯著,王佩莉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的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國家世俗上層行為的變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頁116。

2. John Storey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2001),頁50-57。

3.John Urry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臺北市:書林,2007.11),頁55。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炫耀的觀念史研究

客座寫手:Aaron

人類如同各種生物,與生俱來便有尋求將交配機會(mating opportunity)最大化的本能;所以人類為了達到此種目的,便會想方設法讓自己個人的條件更為突出,更吸引異性,所以舉凡原始人類的漁獵技巧、封建時代的權力鬥爭,現代的消費行為甚至自身的精神層面的昇華,都被拿來作為吸引異性,也就是「炫耀」的工具。

炫耀是一種社會行為,是一種在同一社會脈絡下,透過展現他人所沒有或少有的能力/物質/精神/的行為。所以這個觀念同時具有「脈絡的」(contextual)、「群體的」(group)、「可比的」(comparative)及「稀有的」(rare)等特性。所以研究者可以透過觀念史分析這個概念,有效理解人類歷史中社會文化器物或風俗演變的歷程。就脈絡層面而言,研究者可以很快速的掌握各個時期的社會面貌;就群體層面而言,正因為炫耀必須是二人以上才存在的社會行為,所以研究者可以進一步了解當時社會個人與群體之間的互動狀態;就可比性而言,炫耀的標的,必定具有與其相對的另一種具相對性的概念/物質,所以還可以同時橫向延伸相關概念的發展狀態;最後,就稀有性而言,研究者可以了解各時代中精神層面所欠缺的或人們所追尋的目標,可以作為時代進步方向的一種指南。

曾經有人說,出國旅行若是沒有讓旁人知道,那便是白去了。當然還是很多人抱著孤芳自賞的心態,但是至少在這個例子當中,相信很多讀者都不禁點頭稱是了吧!?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多情與無情:觀念的療癒應用技術

人生/人身因為諸多因緣聚合,時常不能自己/自已,最常面對的困境之一就是「多情總被無情惱」。   其中「惱」的總是多情的那一方,因為當「多情方」發現,自己的「多情」原來是「自作多情」時,除了感受到情感的虛妄外,也感受到自己的愚昧。

 「多情人」遇到無情人事物時,應當轉換觀念,不管是被至親﹑摯友,抑或是情人﹑愛人,或是妻子﹑丈夫﹑兒女 所顯示的「無情」灼傷,請換個觀念,這些「無情灼傷」實乃是「多情人的救贖」 。

所謂「多情人的救贖」,是指多情人有個普遍性格,喜「結緣」又不善「截緣」,正因不善截緣,故「多情人」的「他者」,就必然是「無情人」,因此不斷的產生「多情總被無情惱」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只是多情人啊,換個想法,熙熙攘攘的「無情者」,正如試煉修道人的阿修羅,他們的無情,是協助多情人能了因斷緣,不再因緣糾纏而復生為人,因此多情者當面對無情時候,請轉個方向,這是讓自己能從多情人「不能自己/自已」的天刑中,解脫出來並頓悟情之虛妄的機緣,從中應得解脫,而非為了無情者繼續陷入永恆的痛苦中。  

觀念不僅只能作為學術觀察與研究對象,觀念也具有「療癒」功能,修習「轉念」功夫,讓痛苦轉為解脫,讓火焰化為紅蓮,許是觀念研究中,另一層可以開鑿的「觀念應用技術」所在。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無力、犧牲、仇恨:論「婚姻犧牲說」的觀念內涵


人類對於婚姻這種社會行動,抱持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為「犧牲論」,一為「幸福論」。「婚姻犧牲論」與「婚姻幸福論」,看似一個兩難論的議題,但實際上卻可從「行動者」出發來加以區分,總的來說在經營婚姻上遭遇到挫折者會主張「婚姻犧牲論」,而善於經營婚姻者則會偏向「婚姻幸福論」。

認為「婚姻幸福」者,是建立在踏入婚姻者,普遍上都認為婚姻可以讓兩個不完美的個體,因為彼此的結合而有「向上」的動能,如果一段婚姻具有向上、向善的發展,則就是一段看的見未來的幸福婚姻。反之,所謂「婚姻犧牲論」者,通常都是看不見往後的光明未來,因此感到自己在婚姻枷鎖中被虛耗、折磨、犧牲,並且認為雙方都是不斷的容忍與退讓,削減著自己某一部分的理想與抱負,以成全這段「婚姻」。

這樣的「婚姻犧牲感」雖然感到狀似偉大,為了家庭而不斷的虛耗自己,但卻充滿著深度的「無力感」,這樣的「無力感」來自於對於婚姻未來的不可期待,對於雙方關係的不可改變,對於熱戀程度不可逆轉三方面上,在這樣「無力感」下產生的「犧牲精神」,是不能夠支撐婚姻走到最後的,即使撐過二十年,終將伴隨著抑鬱一生。

當讀者在面對婚姻的三種無力感語境下,進而產生「婚姻犧牲感」時,實在不宜讓「無力」與「犧牲」心態持續坐大發展,面對這樣的情感時,一個處理方式請瀟灑的放手,不要讓無力與犧牲感無止盡的蔓延成「仇恨」;一個就是轉化「犧牲」為「快樂」,從「認知」的角度來改變自我,將「犧牲」的敘事轉變成「快樂」的敘事,將自己在婚姻中的每一種犧牲都找出其所換得的快樂成素。

要記得的是,婚姻是雙向的,最避免自我中心,當在婚姻中產生自我中心開始哀嘆自己為這婚姻犧牲多少時,就再也看不見對方的犧牲,以及兩人曾經擁有的快樂,也許轉換個思維角度:從「我犧牲多少」變成「對方為我犧牲多少」,並且認識到「犧牲」後面一定有「獲得」。能夠超越的去思考有關「婚姻」的雙向立場,我想「婚姻犧牲觀」所造成的悲觀會降低許多,也會重拾許多幸福的光芒!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The Multiple-Choices of Live(論「生命的多元選擇」)

Author: Aaron

On 2012, OECD has established a web tool "Your Better Life" (http://www.oecdbetterlifeindex.org/)for users to weight and recalculate every country well-being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deas. It's obviously just because everyone has different ideas about what happiness should be. 

Nowadays, especially in Taiwan, we face the reality: there are growing anxieties in our society: teenagers struggle for the counterproductive academic competition, college graduates fight with unemployment and low-salary jobs; young couples worry about the cost of living such like house mortgage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expenses. To deal with the anxieties, it should be centered on sort of dilemma, which refer that they should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and sacrifice their some choices, such like marriage.

The dilemma of live should be quite normal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they significantly bring about unhappiness of most of people in Taiwan. It is largely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value in Taiwan society. As I said above, happiness should every different for every individuals, but in most of cases, our happiness depend  on how the others think. Teenagers should enter selective colleges, college graduates should get so-called "white coat" jobs, and young couples should have babies to meet some others' expectations. That said, they often could not make choices. What they could do is following others' thought, or it's possible that they will be considered "unhappy" or "losers."

So, the question is, how to find out other family or social vales for every individuals to choose. Take marriage for example,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ideas and realities. Fail to take both of them into consideration, we will lose the whole picture of life. It contains positive side, such like family affection, but also negative side and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you to pursuit the original self-centered life goals. That is, people should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whether others think it is good or not. What they have to do is realizing what they want and who they want to be.

It often complicated and controversial when it comes to choices. Think about the philosophy of "Your Better Life", your can depict different visions of your life and make your own choices independently.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火大」與「火滅」


客座寫手:Aaron

如同今日臺北天氣的陰雨綿綿,113遊行火大遊行的火種已如風中殘燭,飄搖欲墜。

反媒體壟斷是民進黨團113火大遊行的主要訴求,但是不管是執政黨團是抱持同樣立場還是僅是順勢而為,廣電三法的民進黨團版本已經順利通過立法院初審,最快將於明日完成三讀立法。

現在談的媒體「壟斷」,只不過是某個財團依據現行法律進行的媒體併購案,在情感上及觀感上造成部分人民的不安,認為其將可能掌握臺灣近50%的媒體,而形成所謂的「壟斷」。但是回歸到制度層面,事實上他是完全合法的,這不是靠著走上街頭呼喊口號就可以改變的。所以,還是得修廣電三法,來約束及訂定相關門檻,甚至媒金分離。當然,修法通過後,我們臺灣的媒體生態的確將可以維持一種恐怖平衡,但是我們必須思忖的是,我們臺灣人民有這麼容易受到媒體的影響嗎?

相較於中國大陸的人民,都還在為了「南方週末」進行低調的串連與抗爭,面對公安部門不時出現關心並且逕自取走聲援民眾送來致意的鮮花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以游擊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意見及憤怒;相較之下,我們臺灣是幾乎每個人都擁有個人的網路社群的,而我們的政府也不會也無法去審核你網站的言論及內容的,在意見表達上極盡奔放自由,而且每次路過我們親愛的人民駐紮在立法院濟南路上的集會據點,看著他們的屹立不搖,每次都不禁感嘆臺灣的自由,卻也對政府部門的弱勢感到憂心。

如同前陣子跟朋友討論到清大學生陳為廷事件,姑且不論教育部後續的「關心」處置是否得當,但冷靜思考一下,在臺灣,政府有所謂「白色恐怖」的空間嗎?政府有侵害學生權益的能力嗎?親愛的各位同學,你們要知道依據大法官釋字684號解釋,都已經賦予所有權利受侵害之學生提起行政爭訟,各大學也無不戰戰兢兢在處理學生事務,唯恐一不小心就得上法院了。

所以,臺灣的政府或相關機關單位目前的處境的確弱勢,他們有的,只是一切極盡以民意(還不一定是大多數)為依歸的民粹而已。

此次修法,若是如同執政黨團對外的聲稱,將完全尊重民進黨團提案版本,那麼,過去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對於媒體的紛擾,到底為的是那樁?這不是一開始就可以讓這些大學生們跟憤青們,知道我們政府對於保障言論自由的共識及決心嗎?你們現在急就章式的通過修法,也只是獲得外界「不告不理」之譏罷了。

就議題角度而言,這個火花即將熄滅了;但是對於這些熱衷於社會議題的年輕人們,對他們而言,這只是開始,不是結束。

因為他們會獲得「我們改變了一切」的錯誤想像,他們即將轉移焦點到下一個議題:可能是大學學雜費,可能是就業,可能是就學貸款.....而且,近來因為多位教授因研究經費核銷不實遭到起訴,這件事情對於理性討論大學經費分配及學雜費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他們即將聲稱:「我們繳交的學雜費都被教授貪汙了......。」

如此,社會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火花,這個火花可以燎原,可以旁及一切,可以在社會階級間,可以在老師學生間,可以政府與民眾間;但是我們真的得好好想想,我們的火花,到底是想摧毀一切,還是想淬鍊某些社會核心價值,讓其浴火重生?姑且我們就拭目以待,讓這把火繼續燒下去吧!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論「選擇的自由」The Freedom of Choice


Author:Aaron


The dispute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in China is rekindled again because the Southern Weekend's New Year calling for reform was changed by propaganda officials. On the other hand, in Taiwan, a 100% democracy country, the crowd  gathered in protest against media monopolization. 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why the dispute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happen in a centralized nation, however, this issue would be very confusing when it comes to a democracy nation. 

Freedom i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decision, to choose life's path, and to have rights to know. So, media plays an key role of the process. It should be the echo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be the reflection of public opinion. Of course, it's somehow inevitable that every media have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 However, people always have opportunities to choose what they want to know and believe. In this respect, China failed to provide transparent public opinions, not to mention provide the multiple information chooses for people.

As for the protest against media monopolization in Taiwan, actually freedom of speech and news are with utmost importance because of the constitution. Although maybe, just maybe, the media group will consist of television, magazine and newspapers, up to close 50% of Taiwan's media industry, people still have the freedom of choice from Internet, social media and everything. So, what matters most is how to filter your news materials and make your own value judge, which is part of democracy mechanism.

In fact, "media is the nervous system of a democracy." Not every media is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especially involving cross-strait political issue, so it would be kind of sensitive and controversial. Take away the political issue, then everyone in Taiwan could treasure and realize that they've owned the freedom of choice.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論「想像的社會距離」 Imagined Social Distance


客座寫手:Aaron

觀察台灣民眾到公家機關,尤其是中央機關處理事務,經常不是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就是準備好一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架勢,究其所以,都是來自於一種「想像的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在研究上多半運用在族群/種族/宗教/性別,或是各種特殊罹病病人與社會之間,並且多跟偏見(Prejudice)與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等主題結合。就公務機關的角度而言,國家賦予公務人員權力來執行公務,但同時也規範了公務人員為民服務的規章典範;亦即公務人員同時有著部分的裁量權力,但同時也必須受到角色上的約束,故公務人員無不力求拉近與洽公民眾之社會距離,希望過程能夠理性及順利。

但如同Lammers等人(註)研究發現,權力會增加社會距離,所以儘管公務人員極力拉近與民眾的社會距離,但在資訊掌握度/權力不平等的情況下,洽公民眾普遍對於公務人員已有先入為主之偏見,已經預設可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刁難,所以無形中已經先拉大了兩者的社會距離。

未來如要消弭這種不必要的社會距離,可以透過更為普及的資訊公開,以及培養民眾使用網路的風氣,讓民眾與公務人員之間的認知落差縮小;也透過良好互動經驗的積累,讓民眾與公務人員之間的社會距離拉近。

註:資料來源:http://spp.sagepub.com/content/3/3/282.short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光明」的價值


客座寫手:Aaron

根據報載,台北市艋舺龍山寺昨天清晨開放點光明燈,上千位民眾徹夜未眠,排隊領取號碼牌。由於「黃牛部隊」充斥,燈座量瞬間秒殺,一張號碼牌最高可以賣到二萬五千元。25K,這個價碼已經高於常被社會詬病的年輕人起薪22K了,許多人乍聽之下都斥為愚民,但是若從社會心理的角度而言,這些民眾是為了要獲得一種「不確定的快樂」,也就是希望,以降低他們對於未來的一種「不確定的痛苦」,也就是恐懼;而這種希望與恐懼併存的的狀態,就是「焦慮」(anxiety)的社會心理狀態。(註一)

「焦慮」最初的作用在於保護穴居人,使其不受野獸及敵人的侵擾;但如今我們社會仍存在各種的焦慮:害怕孤寂、擔心失敗或不被需要,這是普遍的社會現象無法避免,只不過人類會用盡一切方式來降低焦慮的程度。他們得寄託社會經濟的穩定,人際關係的共生共榮,但是目前我們的社會民主的進程已經到了一種接近民粹的偏斜道路中,社會中普遍存在著不信任與攻訐,民眾已經開始逐漸產生不知如何措其手足的心理狀態了。

曾經,Paul Tillich以「人民寧可要安全的權威,也不要恐懼的自由」來描述德國法西斯主義興起的社會心理背景。當然,此論點是否客觀仍有待商榷,但是就某種程度上而言,當時極權政府的確提供了惶惶人民從信仰真空的焦慮當中,獲得一種喘息。

反觀現在我們台灣應該相信什麼?政府已經如了破窗受人無以復加的扔擲石塊,且政策之間及政府部門間的齲語與扞格,加上民間團體及媒體的搧風點火各取所需,更加深了社會中的不信任感。雖然政府無法處理人民的焦慮,但是人民總是會處理自身的焦慮的,畢竟這是從開天闢地以來的人類本能。所以,雖然在台灣不可能有極權政府的空間,但是強而有力的民間宗教信仰讓社會中的焦慮得到了抒發,如Yi-Fu Tuan指出:「孩子的幻想是對真實的外在世界的真誠探索;但是,成人的魔法/宗教習俗,是人們為了對抗焦慮與恐懼的心理而建立起來的,這很可能是一種鎮壓、一種終結,是比房屋更加堅固而不可動搖的信仰。(註二)

姑且不論那盞光明燈價碼是否合理、所費的時間是否符合經濟效益,因為雖然許多人認為一盞光明燈並無法確定得到什麼樣的保障與回報,但是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同時處理了點燈人民心中的快樂與痛苦,這提供一個管道與情境,讓他們可以相信未來一年的「不確定的痛苦」一定會轉換成「不確定的快樂」,這都會有效的降低了他們的焦慮感。所以這盞光明燈不是點在煙火繚繞的廟宇中的,而是點在每個人的心中。

只是,政府也要思忖,什麼時候要幫人民點起心中的「光明燈」了吧?!

註一:參見May, Rollo, "Meaning of anxiety"(New York,: Ronald Press Co,1950)中譯本參見羅洛.(Rollo May)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臺北縣新店市 : 立緒文化出版臺北市 : 紅螞蟻圖書行銷代理,2004
註二:參見Yi-Fu Tuan,"Escapism"(Baltimore, Md.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中譯本參見段義孚著,周尚意譯:《逃避主義》(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6),頁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