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Announcement

20世紀末至21 世紀初是由「無電腦時代」進入「全電腦時代」的重要轉折關鍵,回想數十年前一般人尚不知「電腦」為何物?但在今日卻行、住、坐、臥皆離不開電腦,「數位資訊」成了當代重要命題,對各領域造成重大影響。其中頗令人注意者,即「觀念」在「數位時代」中的頻繁流動,造成「觀念」自身快速地不斷被置換與洗汰。而「觀念」作為人們行動意志的主導,更令我們有必要在這觀念「瞬生即滅」的時代,透過觀念史的研究,掌握百年來觀念之流動過程,唯有理解諸多觀念的發展,才能較好地理解為何現在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不再那麼重視對稱與秩序,而專主於特殊造構,若不從「觀念」入手則難以解釋,若從「觀念」入手,才能發現這是由於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隨著以「奇」代「美」之觀念變動而產生的改變。因此唯有理解「觀念」的變動與發展,才能較好地解釋這世界的諸多行動,這正是「觀念」研究於當代之必要性所在,而這是一個觀念討論的空間 ,歡迎大家來討論並重新界義「觀念」!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二論炫耀的觀念史研究

對於Aaron提到的「炫耀」觀念四個特性,我想進一步的來加以闡述,預計從空間、消費、他者等三個面向切入。Aaron提到的第一個炫耀特性是「脈絡的」,這即是指出了「炫耀」作為一種行動,必然要具備當時語境脈絡的可溝通性,此即是炫耀觀念的「可比性」,否則蔽帚自珍是無法炫耀的,故炫耀的內容必然是一個時代的普遍語言,而這就使得炫耀行動蘊含了當時人共同認為的主流價值觀於其中,如此才能構成炫耀行動。正因如此,炫耀必然是脈絡的,只有我們能掌握炫耀的脈絡語境,才能理解炫耀作為一種身體行動語言展演的以言行事與以言行效內涵所在,這是炫耀的脈絡性與可比性特質說明。

除了脈絡性與可比性外,「炫耀」觀念還有「群體性」特點,這個特性明確指出了「炫耀」必然存在著「炫耀者」與「被炫耀者」至少兩人,才能構成「炫耀」行動,且這兩人又可呈現出「單向炫耀」與「雙向炫耀」的類型,單向炫耀即是被炫耀者一直處在被炫耀狀態,而雙向炫耀即指炫耀與被炫耀位置會相互改變,即如兩個貴婦一個炫耀他的五克拉鑽戒完後,另一個炫耀他的限量全球一件的名牌手拿包,不管是單向或雙向炫耀,至少有兩個人才能組成最基礎的炫耀行動者結構,而較為複雜的炫耀行動者就是三人以上,除了「炫耀者」、「被炫耀者」外,還多了「助炫耀者」這行動者,顧名思義就是協助炫耀者強化炫耀的力道, 因為炫耀行為中的極致,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而是有一個炫耀行動的夥伴,可以稱之為「炫耀的他者」 ,在旁邊說「對啊,好名貴,好貴氣」一類的人,這種就是比較複雜的炫耀行動者組成結構了。

至於Aaron指出「炫耀」觀念的第四個特性為「稀有性」,只有稀有的東西才值得炫耀,因為稀有而獨特,才會讓人豔羨,而這裡就帶出了「炫耀者」炫耀行動的目的,即是令人「豔羨」而感覺良好。因此稀有,獨特的事物都可成為炫耀的內容,如有德之君子少,故莊子在胠篋篇中,指出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等炫耀德性,正因有德者罕有,又如Elias指出歐洲有用文明的結果來炫耀自己,以示自己的天賦高於他人的現象,這也是因為當時文明難得,因此稀有性確實是炫耀觀念的一個重要特性所在。

除了Aaeon指出的四個特性外,炫耀觀念還有諸多可續論的面向,如炫耀的空間研究,像是百貨公司即是女性展示可炫耀資本的場域,又如炫耀的記憶研究,像是炫耀年輕時的豐功偉業,或是炫耀的消費,如 John Urry指出度假旅遊是一種「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consumption),而一個觀光客的身分地位是由住宿地點決定。以上從記憶,空間,消費面向,都還可以持續開鑿炫耀觀念,進行「炫耀」的觀念史與社會學研究。

參考書目:

1.(德)埃利亞斯著,王佩莉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的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國家世俗上層行為的變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頁116。

2. John Storey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2001),頁50-57。

3.John Urry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臺北市:書林,2007.11),頁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