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Announcement

20世紀末至21 世紀初是由「無電腦時代」進入「全電腦時代」的重要轉折關鍵,回想數十年前一般人尚不知「電腦」為何物?但在今日卻行、住、坐、臥皆離不開電腦,「數位資訊」成了當代重要命題,對各領域造成重大影響。其中頗令人注意者,即「觀念」在「數位時代」中的頻繁流動,造成「觀念」自身快速地不斷被置換與洗汰。而「觀念」作為人們行動意志的主導,更令我們有必要在這觀念「瞬生即滅」的時代,透過觀念史的研究,掌握百年來觀念之流動過程,唯有理解諸多觀念的發展,才能較好地理解為何現在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不再那麼重視對稱與秩序,而專主於特殊造構,若不從「觀念」入手則難以解釋,若從「觀念」入手,才能發現這是由於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隨著以「奇」代「美」之觀念變動而產生的改變。因此唯有理解「觀念」的變動與發展,才能較好地解釋這世界的諸多行動,這正是「觀念」研究於當代之必要性所在,而這是一個觀念討論的空間 ,歡迎大家來討論並重新界義「觀念」!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討論】「新聞臉書化」現象中新聞從業人員的職能轉換-兼論Twitter的社會責任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being Twitter」:當災難來臨時,電信中斷現象相信大家都遇到過,但如果這時你很危急需要別人來拯救,卻因為基地台負荷量不足,導致電信中斷,撥不出求救電話時,這時有信仰者可以請求宗教神靈來拯救,相信超人、蝙蝠俠、鋼鐵人、雷神索爾、蜘蛛人者,也可以大喊這些超級英雄來拯救你。不過在數位時代下我們多了一個「救命英雄」的選擇,不是咕狗大神,而是Twitter可以救你一命!


Dick Costolo(CEO of Twitter)於下列影片的訪談中,我們看見了數位技術的積極作用。如同之前多篇文章曾指出數位技術將會把人類制約成「扁平人」,而喪失存有的獨特;或者是數位資訊時代的網路空間,形塑出語言霸凌、偽正義及盲從跟隨等負面現象,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數位之惡」。

雖然「水能覆舟」但「亦可載舟」,如在這影片中,即指出了數位技術雖然造成諸多負面的「數位之惡」現象,但也同時具備著拯救生命的正面功能。如影片中透過「數位可視化」技術,呈現出日本大地震發生片刻後,「數位溝通」開始從日本發散到全世界,之後又匯聚回日本的視覺圖式,這可作為「資訊快速流通」的明證,也可作為「數位技術」有效地取代了「通訊技術」於「訊息傳達」與「資訊溝通」上的功能。

而影片中也提到日本政府以Twitter作為溝通網絡,告知全國日本同胞各地災情與受損復原狀況,還定期報告核輻射劑量數值。我想在此Twitter作為一種數位技術,很好地發揮了凝聚日本向心力,以及快速令人民感到政府與自己同在的功能,並使政府與人民能以Twitter作為有效溝通媒介,而不僅止於政府官員的某種「表演式」訪視災情,透過Twitter即時提供人民需要的資訊,是真正能令人民感到「一體感」的關鍵所在,這也呈現出Twitter於凝聚國家認同上,具備著某種程度的助益。

最後影片中閃過一個問題很值得深思,即:當Twitter或臉書等數位技術,具有「最快速傳遞訊息」的作用時,則一直以「取得第一手新聞」作為「天職」的「新聞記者」、「新聞稿」的作用是否將被取代?如果確實具有被取代的可能或危機的話,則新聞從業人員的功能何在?應作何種調適性的職能轉換?即是一個重要問題。

上述問題所以重要,並值得思考的關鍵在於:現在時常可以看到新聞從業人員,從臉書(或bbs)中「找新聞」的「新聞臉書化」現象。這個現象值得思考的關鍵是:如果新聞從業人員只是從臉書上「轉引新聞」來報導,則閱聽者只需要看臉書即可,何須看新聞與訂閱報紙?

因此,新聞從業人員亟需思考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在數位時代中,「第一手新聞」的職能被臉書部分取代的衝擊下,完成新聞從業人員的自我職能重新調適與定位工作,才是當務之急!而我想可以調整的方式是:新聞工作人員可以逐漸降低以「爭取新聞」為主要目的(「搶」獨家仍是臉書無法取代者),而將部分重心轉移至關注臉書或Twitter上的新聞,並進行專業的判斷與分析,強化「守門人」的職能,對Twitter或臉書上充斥著的「真/假新聞」,進行翔實的整理、分析、判斷後進行客觀且平衡報導。我想這可以作為「掌握第一手新聞」的能力被臉書或Twitter部分取代後,新聞從業人員在考慮「職能轉換」的問題時,一個可以掌握的轉換關鍵所在,即:新聞從業人員的職能可以朝向從以往較著重「新」的「獵奇」,轉移到「真」的「翔實」,以完成在數位時代下新聞從業人員的職能觀念典範轉移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