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Announcement

20世紀末至21 世紀初是由「無電腦時代」進入「全電腦時代」的重要轉折關鍵,回想數十年前一般人尚不知「電腦」為何物?但在今日卻行、住、坐、臥皆離不開電腦,「數位資訊」成了當代重要命題,對各領域造成重大影響。其中頗令人注意者,即「觀念」在「數位時代」中的頻繁流動,造成「觀念」自身快速地不斷被置換與洗汰。而「觀念」作為人們行動意志的主導,更令我們有必要在這觀念「瞬生即滅」的時代,透過觀念史的研究,掌握百年來觀念之流動過程,唯有理解諸多觀念的發展,才能較好地理解為何現在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不再那麼重視對稱與秩序,而專主於特殊造構,若不從「觀念」入手則難以解釋,若從「觀念」入手,才能發現這是由於當代人們的「審美意識」隨著以「奇」代「美」之觀念變動而產生的改變。因此唯有理解「觀念」的變動與發展,才能較好地解釋這世界的諸多行動,這正是「觀念」研究於當代之必要性所在,而這是一個觀念討論的空間 ,歡迎大家來討論並重新界義「觀念」!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討論】「新聞臉書化」現象中新聞從業人員的職能轉換-兼論Twitter的社會責任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being Twitter」:當災難來臨時,電信中斷現象相信大家都遇到過,但如果這時你很危急需要別人來拯救,卻因為基地台負荷量不足,導致電信中斷,撥不出求救電話時,這時有信仰者可以請求宗教神靈來拯救,相信超人、蝙蝠俠、鋼鐵人、雷神索爾、蜘蛛人者,也可以大喊這些超級英雄來拯救你。不過在數位時代下我們多了一個「救命英雄」的選擇,不是咕狗大神,而是Twitter可以救你一命!


Dick Costolo(CEO of Twitter)於下列影片的訪談中,我們看見了數位技術的積極作用。如同之前多篇文章曾指出數位技術將會把人類制約成「扁平人」,而喪失存有的獨特;或者是數位資訊時代的網路空間,形塑出語言霸凌、偽正義及盲從跟隨等負面現象,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數位之惡」。

雖然「水能覆舟」但「亦可載舟」,如在這影片中,即指出了數位技術雖然造成諸多負面的「數位之惡」現象,但也同時具備著拯救生命的正面功能。如影片中透過「數位可視化」技術,呈現出日本大地震發生片刻後,「數位溝通」開始從日本發散到全世界,之後又匯聚回日本的視覺圖式,這可作為「資訊快速流通」的明證,也可作為「數位技術」有效地取代了「通訊技術」於「訊息傳達」與「資訊溝通」上的功能。

而影片中也提到日本政府以Twitter作為溝通網絡,告知全國日本同胞各地災情與受損復原狀況,還定期報告核輻射劑量數值。我想在此Twitter作為一種數位技術,很好地發揮了凝聚日本向心力,以及快速令人民感到政府與自己同在的功能,並使政府與人民能以Twitter作為有效溝通媒介,而不僅止於政府官員的某種「表演式」訪視災情,透過Twitter即時提供人民需要的資訊,是真正能令人民感到「一體感」的關鍵所在,這也呈現出Twitter於凝聚國家認同上,具備著某種程度的助益。

最後影片中閃過一個問題很值得深思,即:當Twitter或臉書等數位技術,具有「最快速傳遞訊息」的作用時,則一直以「取得第一手新聞」作為「天職」的「新聞記者」、「新聞稿」的作用是否將被取代?如果確實具有被取代的可能或危機的話,則新聞從業人員的功能何在?應作何種調適性的職能轉換?即是一個重要問題。

上述問題所以重要,並值得思考的關鍵在於:現在時常可以看到新聞從業人員,從臉書(或bbs)中「找新聞」的「新聞臉書化」現象。這個現象值得思考的關鍵是:如果新聞從業人員只是從臉書上「轉引新聞」來報導,則閱聽者只需要看臉書即可,何須看新聞與訂閱報紙?

因此,新聞從業人員亟需思考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在數位時代中,「第一手新聞」的職能被臉書部分取代的衝擊下,完成新聞從業人員的自我職能重新調適與定位工作,才是當務之急!而我想可以調整的方式是:新聞工作人員可以逐漸降低以「爭取新聞」為主要目的(「搶」獨家仍是臉書無法取代者),而將部分重心轉移至關注臉書或Twitter上的新聞,並進行專業的判斷與分析,強化「守門人」的職能,對Twitter或臉書上充斥著的「真/假新聞」,進行翔實的整理、分析、判斷後進行客觀且平衡報導。我想這可以作為「掌握第一手新聞」的能力被臉書或Twitter部分取代後,新聞從業人員在考慮「職能轉換」的問題時,一個可以掌握的轉換關鍵所在,即:新聞從業人員的職能可以朝向從以往較著重「新」的「獵奇」,轉移到「真」的「翔實」,以完成在數位時代下新聞從業人員的職能觀念典範轉移工作。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討論】「觀念數理化」:召喚「代數」背後的人文智慧之光

ANDREW HACKER教授(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Queens College)這篇Is Algebra Necessary?文章中,提到了一個討論:我們需要「代數」嗎?

這問題我想在台灣不會被提出來,因為台灣將「代數」視為「考試科目」,因此具有其「必然性」與「正當性」。然則,對於作為「存有學意義」上的每個「存在」個體而言,「代數」的必要性何在?其真正意義為何?卻始終茫然不知。只知道要上好學校、要有好成績就要學「代數」,因此「代數」始終是在一種「蒙昧無知」狀態下被理解。

可悲的是在「不知為不知」的台灣教學環境下,「代數」就持續被「未自覺」、「未啟蒙」的繼續學習與當作考試工具在操作。當然潛移默化的功能還是具備,但在「未自覺」下學習「代數」只可說是「事倍功半」,假使能告訴學生「代數」的背後終極觀念為何?令學生自覺「代數」意義後再繼續學習,我想對他們的幫助更大,除了能夠完成「考試目的」外,也能具備「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台灣數學教育可以深思反省修正之處。(開鑿「代數」觀念深度的概念謝佳叡博士已有論及,可參見謝佳叡:〈從算數思維過渡到代數思維〉,收入教育部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綱要諮詢意見小組《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綱要諮詢意見-理念篇》(2003.8)

正如ANDREW HACKER教授敏銳地指出:

  1. 代數是為我們的思考能力與批判能力,作為哲學和邏輯的奠基石。
  2. 數學乃是「科學模式」,而不只是操縱數字(即算術),形狀(即,幾何),變化(即積分)。
  3. 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明白「代數」背後的「意義」,即:公式形成背後的思維邏輯?代數中的觀念結構?可以用不同取徑解決同一代數問題的原理是什麼?

綜上,ANDREW HACKER認為必須透過「代數」思維,有效培養多元思維邏輯能力。然而,在上述看似已掌握了「代數」在未來,應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與發展下,ANDREW HACKER教授卻也憂心的提出一個問題,即:

數學如果真有訓練頭腦思維的功能,能令我們更好地理解個人和公民身體的話,則數學與心力思考的相關性何在?該如何證明?ANDREW HACKER指出目前苦無證據能夠證明(X²+ Y²),“=(X² - Y²)²+(2xy)平方米,與政治見解或社會分析有任何的關係!

關於這一點,我在博士論文中分析譚嗣同《仁學》的「平等」觀念時,恰好見到百年前的知識分子也正好經歷了「數學啟蒙時代」,將「數學」視為「學問之母」,並對「代數」有著崇高的想像,與高度的「哲學與邏輯運用」,復生即用「代數」觀念來說明政治思想中的「平等」觀念,如其算式:

試依第十四條「不生與不滅平等,則生與滅平等,生滅與不生不滅亦平等」之理,用代數演之。命生為甲,命滅為乙,不字為乘數,列式如左。(參見《仁學》)

這個例子可以有效地說明「代數」確實與「抽象思維」以及「政治見解」、「社會分析」有所關係,而復生在此就是以「代數」來理解當時政治上的「平等」觀念,完成「觀念數理化」的行動,也呼應著當時的「數學啟蒙時代」(復生的「平等觀念數理化」分析相關論證過於繁複,於此不加開展,有興趣者可來信討論。)因此,如ANDREW HACKER教授指出希望數學系,能建立數學領域中的歷史和哲學課程,以及在早期文化中的數學應用,如數學中的藝術和音樂,甚至詩歌 ?這個想法我認為對於再次召喚「數學」中的「智慧」之光有著極大的幫助。

而ANDREW HACKER最後近似悲觀主義的指出:年輕人應該學會讀、寫和長除法。但沒有任何理由迫使他們掌握矢量角度和連續函數等「代數」,畢竟與現實生活的簡單商業交易計算毫無關連。故如果要讓「代數」繼續存在,並且是「有意義」的存在,則必須解釋數學作為一個我們不計痛苦而努力推動的巨石,其最終目的是要達到什麼?為什麼需要它?有沒有其他的選擇或例外?到目前為止,ANDREW HACKER教授認為還沒有找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不過我想,也許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在百年前的「數學啟蒙時代」中,諸多從「數學」角度,去「格義」中國傳統思想,以及去理解當時傳入中國的西方政教觀念等相關論述,就足以證明「數學」確實具有「存有學」、「政治學」與「儒學近代化」上的政治、歷史,甚至是個人存在上的實存意義。而這有趣議題則有待往後繼續開展相關研究。

最後從ANDREW HACKER教授這篇文章及相關討論串中,我們可以加以思考歸結「代數」問題的幾個關鍵議題:

  1. 人們都將「代數」視為「計算工具」,卻忽略了「代數」真正意義是幫助人類從「具體」進入「抽象」思維世界。
  2. 以台灣的中等數學教育來說,教導代數時候,數學教師大部分未從「邏輯」、「哲學」、「觀念」角度去告訴學生:「代數」不僅只是計算一堆不能用於實際生活的無聊數字或符號,其真正的意義是讓你懂得「思考」(thinking)。
  3. 這樣的問題,是在學科嚴重分化,數學專業與文史哲專業「涇渭分明」下的結果,使得「代數」喪失了自其始生以來,最為強調的「智慧」深度。

綜上,我們應當要對於「代數」教學重新省思,並以「跨領域合作」方式,令「代數」能夠以「人文」進行「啟蒙」,再次開鑿「代數」背後的哲學、文學、歷史深度,而不再是「考試工具」或「計算工具」,將「代數」提高到哲學思維的層次與高度,這樣才能令學生真正理解「代數」所由來,而不只是「操作代數」而已,這是最為關鍵之處。




Is Algebra Necessary? »
As American students wrestle with algebra, geometry and calculus — often losing that contest — the requirement of higher mathematics comes into question.
Remove description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討論】「無形的絕跡」:氣候異常對聲音與觀念的滅絕展演


在這篇文章中,BERNIE KRAUSE指出「音景」的三個基本來源:
1.自然聲音(geophony):非生物的自然聲音,如風、海浪
2.生物聲音(biophony):非人的生物
3.人造聲音(anthrophony):人的聲音或人造聲音

 BERNIE KRAUSE指出人造聲音確實影響了動物,如2001年研究國家公園的麋鹿與狼,受到雪地車噪音的影響,而從糞便中測知激素異常;又如作者與妻子記錄加州北部春季鳥與青蛙叫聲,比起二十年前變得更少,即是受到氣候暖化、食物來源變化的影響。從這讓我們思考,人們總是以智慧去不斷因應,甚至有意掩蓋全球暖化將帶給人們的危機與恐懼感,然而自然界的萬物,卻已經在全球暖化之中深受其害,因此地球的人們應當自覺目前所身處的危機,才能有效解決,而不是鴕鳥式的閃避這種危機的覺察。

其次,BERNIE KRAUSE指出目前地球上一些聲音已經絕跡。這也讓我們想到人類往往只能保護「有形的絕跡」,例如某些動物瀕臨絕種就予以保護,但「無形的絕跡」,例如BERNIE KRAUSE指出的「聲音」呢?是否也應保護?這是一個可以正視的問題!

其三,BERNIE KRAUSE指出其發現了白冠麻雀為了適應生物聲音(biophony)的轉變,已經調整了自己的聲音,以適應整個生物聲音的改變。這看起來像是一種「動物聲音的自然演化」,但換個角度也是被「地球暖化」與「人為破壞」影響下的「被迫演化」現象。

其實,不僅如作者指出只有動物被環境逼迫的改變聲音,即使人類也被這樣的地球暖化與人造噪音改變了「聲音」。例如相較於以前地球暖化不嚴重時,人類不會在「冬天喊熱」、「夏天喊冷」,而在「異常季節時間」,人們所發生「異常冷或熱的吶喊聲音」,不就可視為一種受到「地球暖化」脅迫下的「人類聲音自然演化」,而在這情況中,人類聲音中的「無形絕跡」是「ㄙˋㄐ一ˋㄖㄨˊㄔㄨㄣ」(四季如春)、「ㄉㄨㄥㄋㄨㄢˇㄒ一ㄚˋㄌ一ㄤˊ」(冬暖夏涼)這些「聲音」,這些「話語聲音」與「體感觀念」將隨著「氣候異常」而「絕跡」,這也可看見「氣候」對於「觀念」的影響。

再而是「人類噪音」對於「人類自身」的影響,如作者指出噪音會影響動物的體內激素,而人類也同樣因為「人造噪音」而改變體內激素。如住在都市中,整夜呼嘯而過的車聲不絕於耳,這樣的噪音連綿不絕,勢必影響體內激素分泌異常,長久下來將導致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而產生憂慮、燥鬱等病症,如之前提過,人類的情緒都是依靠傳導物質的不同比率組合而成,而在「聲音」確實具有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結構下,則必然會令都市人更為緊張、緊繃、焦慮、不安等等,進而影響健康,故「人造噪音」的問題不可不重。

丹尼斯‧渥德(Denis Wood)在The Power of Maps一書中,曾引R. Murray SchaferThe Tuning of the World的研究指出:法律可以限制「有形的入侵」,如限制人們侵入私人花園或臥室,但卻無法限制「無形的入侵」,例如飛機場不用擴充土地面積,沒有侵略到周圍社區的土地,但卻以經年累月的噪音,不斷的支配社區的聽覺空間,進行「無形的入侵」,而社區之人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權利要求。

因此可知,聲音是無形且最具有影響力的武器。因為聲音無形,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擋聲音的去路,而這現象界無處不充斥著聲音,即使聽覺障礙者,亦在其無聲世界中能夠聽到一些聲音,即使這聲音或許為其聲音記憶,或是其心理聲音,任何的事物都可以進行隔絕,而聲音卻具有逃脫束縛限制的能力,這就是聲音的特性、本質與超越性。

正因「聲音」有此力量,故若是「正面的聲音」可以令人醍醐灌頂、繞樑三日,但若是「負面的聲音」就足以令人心煩氣躁,火冒三丈,而所謂「負面聲音」也不一定是很大的噪音,還要看環境,如果是在安靜圖書館有人不斷的敲打「有聲」鍵盤(因為有些品牌電腦的鍵盤敲起來特別大聲),或是戴著「開放式耳機」(這樣的耳機我覺得有戴跟沒戴一樣,圖書館應該將戴開放式耳機聽音樂視同於館內講手機,把他們請出圖書館外),因為影響了其他「聽者」的情緒,就可視為「負面聲音」而勇於說不!

最後,回到BERNIE KRAUSE指出,任何破壞棲息地的行動如採礦、污染、森林砍伐等,都會破壞生物圈,因此BERNIE KRAUSE認為要修補自然,最好方式就是放任自然,不加以人為破壞,但這是指對待生物圈的聲音要「自然放任」,然而對待人類世界的聲音,就不能「自然放任」,而應當有效與自覺「抑制」,否則很有可能讓人類情緒繼續累積焦慮、無法思考、易怒暴躁,而有諸多負面行動發生。

從上述看來「負面聲音」確實會影響人體激素改變而帶動情緒變化,甚至長期以往會造成身體不適,無法好好休息的狀況,人們應當跟「人造噪音」勇敢的說「不」,並且捍衛自己的「聽覺權力」,不能屈服於「聲音霸權」的宰制!除此之外,也可更進一步的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勿繼續讓「人造聲音」傷害地球,也應當開始積極保護「自然聲音」於「無形的絕跡」中,共創一個和諧共生的自然環境,如中國哲人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這個觀念當是在建構想像未來之際,應當回歸的「道體」所在!

「主流/非主流」的「音樂視覺化觀察」實驗:
採用「聲音視覺化」技術,比較「主流音樂」與「非主流音樂」的視覺圖式,觀察視覺感的差異程度,比較樣本:

1.1阿拉伯花式鋼琴曲(Arabesque)的視覺化

1.2以「聲音視覺化」技術進行「主流音樂中非主流」或「非主流音樂」的視覺化建構
http://blog.soulwire.co.uk/wp-content/uploads/2010/10/tonfall-sequencer.swf
1.3加以比較「主流」與「非主流」音樂視覺圖式差別後,進行視/聽覺感受的分析討論

注意:其中採樣須以「某主流音樂行動者」所批評之「非主流音樂」為比較樣本,避開「主流」與「非主流」的時代差異、主觀差異問題。例如基督宗教的「詩歌福音」與視為「魔鬼音樂」的「搖滾樂」,這樣的比較才有一致的比較基礎。


Listen to the Soundscape »
A picture may b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but a soundscape is worth a thousand pictures.
Remove description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討論】「腦科學除罪化」:醫學、科學對觀念的威脅與轉置


JOHN MONTEROSSO and BARRY SCHWARTZ的文章中一個重要命題是:如果是「大腦」讓行動者產生某些行為,則行動者應當為這些行為負責嗎?

本文指出根據研究行動者的自我控制,大腦額葉為其關鍵,但未成年者的大腦額葉則尚未成熟,而這一研究有助於人們去判定未成年者是否該為自己行為負責。

我想這裡可以討論幾點:即所謂大腦額葉的成熟,究竟該如何判定?是否會因為文化、種族、資訊接受度、教育開化程度,甚至是基因改良食品過度食用,或是添加諸多賀爾蒙、抗生素肉類的食用…而造成大腦額葉發展較以往為快,畢竟我們可以很快的就認為百年前的未成年人確實看起來就像「大腦額葉未成熟」,但當代的未成年人,有時往往看起來是「過於成熟」,成熟到「令人恐懼」,可能是「模仿」、「學習」也會促使「大腦額葉」發展,因此以一個化約的年紀,作為「大腦額葉」是否成熟,並作為是否可以「免除刑責」的判斷依據,我想是過於化約,並忽略了文化、種族、時間、空間等等變項因素的,因此以「大腦額葉未成熟」作為「未成年人免責」的標準,甚至讓未成年人自恃為「護身符」而趕在十八歲前作奸犯科,或者是黑道集團專門收這些「大腦額葉未成熟」的「免責未成年人」當小弟,都可以說是在這「腦科學研究結果保護傘」下的「負面效應」,因此有關「大腦額葉成熟與否」,作為「罪責與否」的判斷標準,想是有必要在這不論身體受到基因食品的影響,或是心靈受到過度資訊刺激,因而從以往「百年一變」轉變成「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重新商榷「大腦額葉」與「罪責」的關係,當有其「時代意義」與「必要性」,主要討論的正當性在於:應當避免「罪責」之「腦科學除罪化」被濫用的現象發生。

其次,JOHN MONTEROSSO文章中提到第二個「腦科學除罪化」的解釋,是在於人們認為行動者的行為,是因為大腦化學物質的「不平衡」所引起不同的行動,故興起「神經遞質」與「罪責」之間關係的討論,而也產生了以「大腦化學物質不平衡」的「腦科學除罪化」解釋。

而上述這兩種「腦科學除罪化」解釋,都有個共同特性,即是將「罪責」推給「生理的大腦」,不管是「未成熟的大腦」或者是「大腦化學物質不平衡」,之所以能夠「除罪」是因為「成熟與否」以及「化學物質不平衡」並非「自我心理」所能「控制」的,因此很容易滑入一種解釋:都是身體自己造成不平衡而導致犯罪,與「我」(自我心理)無關,形成一種「都是大腦的錯」的詭異解釋,而JOHN MONTEROSSO文章最後也提出一個「恐懼」,即:大腦科學把人們從指責中釋放出來!換言之,大腦科學把犯罪者從「犯罪」中釋放,令「罪犯」取得在醫學上的「除罪化」理據!

因此JOHN MONTEROSSO歸結出一個重要命題,即:當我們把每種有關大腦科學的新發現,都與人類行為相締結,作為「行動者行為並非行動者所能控制」的腦科學解釋,則「責任」觀念將嚴重的被威脅,尤其是「倫理道德範疇」中的「責任」觀念。然而從這我們可以發現,有一個有趣的「觀念觀察角度」可進行研究,即:「觀念」會受到「醫學」、「科學」的新發現與新詮釋而有所挑戰、威脅、鬆動、置換與改變,這是一個「觀念史研究」上可會合「科學」、「醫學」與「觀念史家」共同研究的有趣課題,而JOHN MONTEROSSO所帶領的Self-Control Neuroscience Research Lab團隊,正是從「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去理解何謂「自我控制」,進行「自我控制」的「腦科學」詮釋,值得關注!

「討論」焦點可聚焦於:
1.「腦科學」下「責任」觀念的重新界義。
2.「信念」、「意圖」或「物理定律」支配大腦的不同面相與程度。
3.人類行為的「責任」歸屬若有更多解釋,是否形成一種到處「卸責」的現象。
4.我們該如何看待「醫學除罪化」、「科學除罪化」的現象。


Neuroscience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
A look at whether anomalies in the brain can let us off the hook for certain behavior.
Remove description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討論】「臉書思維」下的隱私、窺視、孤獨觀念的思考辯證


HARRY MCCRACKEN這篇文章提到一個觀點令小編想進行討論,即:蘋果的icloud正在形成一種觀念轉移,這觀念轉移可以比較化約的方式歸結為:從「隱私」到「去隱私」之「臉書思維」觀念系統的形成。

這裡小編提出的「臉書思維」是指新的一代能夠大方、無保留的在臉書上呈現自己的心情,不管是愛、恨、情、仇,從出生的喜悅到死亡的恐懼(如之前有人自殺都會先po臉書說自己要死了),這樣全然無私,並以「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為心情抒發對象,自我隱私公開化的現象,可以稱為「臉書思維」。

而蘋果的icloud正是以「作業系統強迫升級」的方式來形成「自我隱私公開化」的觀念型態,凡是使用了他們的icloud就會逐漸將所有資訊提供給他們與全世界。

伴隨而來的絕對是「隱私」消失的問題,然而在「臉書思維」中,所謂「隱私空間」似乎越來越狹窄。而神奇的是,以往觀念轉型的中介手段,總是以透過知識分子傳播新觀念,然後經過百年潛移默化下,人們因語境的需求逐漸接受;然而現今電腦時代,觀念的轉型不用透過話語傳播,而能夠將「轉移觀念型態」的「意圖」,潛藏在可視為「觀念轉置行動」之「電腦系統升級」中,實現「觀念型態」轉移之目的,這是與以往百年前電腦尚未出現前孓然不同的大變動,而對於網路、資訊、電腦與「隱私」的侵犯,以及制約人們的思維模式成為「臉書思維」的問題,都值得我們密切關切與繼續討論。

首先值得思考的是,英國社會學家鮑曼(Zygmunt Bauman)曾在《被圍困的社會》(Society under Siege)一書中討論「隱私與公開」的問題,聚焦於「脫口秀」這種向公眾坦白私人經驗的行為上,這其實目前在台灣也比比皆是,如很多節目請來所謂「大嫂團」講與明星先生的閨房情趣,這就是一種「去隱私行動」,而鮑曼在此文中則思考了這個問題。如今又在雲端科技、臉書等社交軟體推波助瀾下,更加撻伐了「隱私觀念」,因此我們必然要更加關切思考「隱私」對於「人」的重要性,在「臉書思維」逐漸透過「電腦系統」轉置人類觀念系統,因而喪失「隱私空間」與「隱私觀念」後,會讓人在失去「隱私」之際,有何變化?不論是正向或是負面變化,都很值得關切!例如曾有研究指出,「去隱私行動」具有降低階級不平等感的作用,例如人類學家曾觀察到某部落的人吃飯會讓所有村民看見碗裡飯菜,以避免嫉妒與怨恨,那麼在「臉書思維」的「去隱私行動」下,可為當代帶來何種影響,是否能夠更加形成「全球一體感」,或者是令人們變成「臉書一體化」(即大家都被臉書制約了生活步調,早上打卡、中午打卡、晚上打卡...等等,而喪失個人生命、生活的獨特性),這都是「臉書思維」與「隱私觀念」互動中可關注的焦點所在。

其次,「臉書思維」的成功關鍵,或者如上鮑曼指出的「脫口秀」等,都具有一個潛藏的關鍵成功因素,即:建立在人類本質的「窺視」慾望。因此如「臉書思維」或是「大嫂團閨房情趣分享」現象的形成,大大滿足人類的「窺視欲」,在此之下,我們得思考當代人們「窺視欲」透過科技、資訊、媒體,獲得比以往千年以來更大的滿足後,將會產生何種與傳統千年世界中不同的現象與發展,是正向或負面結果?對於「未來」有何影響,當是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

最後,伴隨著「去隱私」之「臉書思維」的形成,人們究竟是越來越「孤獨」或是「不孤獨」,表現上看起來在臉書上分享心情會有一堆朋友按讚,但這是否就表示「不孤獨」,或者是形成一種更加空虛的「深層孤獨感」?又,在「臉書世代」喪失「孤獨空間」的人們,會有何不同於百年前未有電腦時代的不同展演?是否會因缺乏「孤獨空間」而令自己無法喘息?(有些人會因為感到臉書扼殺了自己生命獨特性,因而關閉臉書,故關閉臉書之行動者群體,很值得進行訪談與研究,當可從中研究分析出,「臉書世代」對於「孤獨」、「隱私」的扼殺,究竟造成人類心理何種影響?而令這群「離開臉書者」進行關閉臉書的行為?這同樣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入觀察的議題。

綜上,數位命題實可視為與百年前全然不同,為當代不可忽略的「世變」關鍵。而伴隨著「去隱私化」之「臉書思維」形成,將帶動「孤獨」、「疏離」、「流動」、「隱私」、「窺視」等觀念系統產生何種變異?是正面或負面?值得我們繼續觀察與進行深刻討論,以求我們能在這因資訊而使「世變」從「百年一變」到「瞬息萬變」的過程中,得以找到一個未來的航向。


Babson Professor: Apple’s Crazy, Bing-like Attempt to Force People Everywhere to Act like American Teenagers Will Fail | Techland | TIME.com »
A blog post by a management expert argues that Mountain Lion, iCloud and Facebook integration are a potentially catastrophic mistake on Apple's part.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討論】「時尚/落伍」的「學術寫作」


Helen Sword 這篇文章中討論了現在學術寫作(或者一般寫作)的問題,即僵化的名詞堆疊,這種現象我想不管是新詩、散文、學術寫作上比比皆是,一個很關鍵的特徵是:越難讀懂的論文就表示其僵化名詞(關鍵詞)堆疊的越多,而情感詞彙、主詞、形容詞等都一概消失,這大概就是Helen Sword所認為「不時尚的學術寫作」吧!


而Helen Sword認為僵化的名詞(關鍵詞)有一個優點是可以幫助我們表達複雜思想。其實現在看到的學術論文寫作的名詞堆疊,這種書寫策略與風格,是有一個「潛台詞」存在,即:「看我文章的人都是住巷子內的」(意即:內行人)。因為有這個預設,所以作者就大膽的用僵化名詞,諸如「價值位移」(value shifts)、「價值顛倒」(transvaluation)、「陌生人」、「邊緣化」…等僵化名詞。我們思考「僵化」之原因,是因為每個名詞後面有一個龐大的理論在支撐,例如「價值位移」、「價值顛倒」就有尼采與舍勒的「怨恨社會學」的論述支撐,必須理解他們兩位對於「怨恨」的研究後,才能詳細確切明白「價值位移」與「價值顛倒」的意義。但論文寫作時,往往無法重新重述每一個名詞(關鍵詞)後面的龐大理論,而在預設讀者為「內行人」之下,自然在「外行人」看起來就顯得「難以卒賭」並且「僵化」。但其實更根本的原因是現在論文寫作觀念中,總以「理論堆疊」為「時尚」,故既然要在單篇論文中援引諸多理論,又預設讀者都理解這些理論,而又無法在單篇論文中清楚闡述每個理論下,自然就形成「名詞」(關鍵詞)堆疊的現象,這實在是受到論文寫作格式(字數限制)以及論文寫作典範(博多理論)的侷限所造成。因此形成了Helen Sword指出名詞化的兩個缺點,即:1.名詞化會妨礙我們溝通;2.名詞化會令讀者直接睡著XD


而Helen Sword在其文章中也指出要將傳統僵化的名詞堆疊寫作,回歸到「時尚學術寫作」,但首先說明這「時尚」也是Helen Sword個人定義的「時尚」,如果將「時尚」視為「解構」,則也許瓦解目前以僵化名詞堆疊作為學術寫作典範的行動,確實可以稱為「時尚」;然而若是以「適合學術寫作」的方式視為「時尚」的話,則如Helen Sword指出1.應當回歸故事、舉例,而不是諸多觀念關鍵詞的堆疊;2.補充生動的情感動詞:回絕、推翻、興奮,則可能就不適合,因為「論文寫作」的關鍵就是「實證」,而非「幻想」,當學術論文中出現過多「回絕」、「推翻」、「興奮」詞彙時,就會令人感到不甚嚴謹以及過多的作者主觀幻想涉入其中,這是否適當還有待商榷。


不過Helen Sword對於現在學術寫作的僵化名詞堆疊反省,讓小編也反省到,即:各領域的理論五花八門,研究者窮畢生之力無法通讀理論不說,現今又以「理論博多」為「時尚」,則精力都花在去「讀理論」以及「編織理論」之上,所犧牲與侵佔的就是研究者「思考」的空間,也喪失了研究者「創造理論」的機會。因此也許Helen Sword提出的「時尚學術寫作」範式轉移,可以幫助我們盡量減少將時間花在去讀既有理論,而是能夠透過「想像」、「編織」、「思考」,進而「營造」出「新的論述」,而不再只是「編織他人的理論」形成「僵化名詞堆疊」的學術寫作現象,這應是一個可以進一步思考的好問題,因此作者提出的「摩登時尚學術寫作」誠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想法!最後要再指出凡是「新理論」都是在「想像」與「思考」中孕育而出,而非在「死讀書」、「啃理論」中發現的!因此不妨每天都在「讀書」之餘,也進行「思考」,這樣才可能有「新」的希望與期待於「未來」被發生!

Zombie Nouns »
How nominalizations can infect your writing and render it lifeless.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討論】「機器人」與「道德」問題



使用無人操作的自動殺人機器去殺人,以為如此就可以卸去道德譴責,這樣的想法真的非常恐怖!但也很值得思考,人類為何認為讓「自動殺人機器」去殺人,就可以不用背負道德責任?其中蘊藏了哪些觀念支持著這樣的想法?又是在什麼語境下產生這些觀念與想法的?

一個更有趣的提問:如果在佛教輪迴、罪業宗教邏輯下,自動殺人機器會下地獄嗎?以後地獄裡面都會是自動殺人機器嗎?宗教界要如何來回應使用「自動殺人機器」可以「卸去」殺人之「道德良知譴責」的問題?

而讓機器去擔負殺人的罪惡,人類卸去道德責任,並天真的以為這樣就可以把過錯推給機器人,而發動殺人機器的人們可以若無其事的說:是機器去殺人,而不是我們去殺人的。


這種自動殺人機器的發明,真是人類推卸責任與泯滅良知最為極端的展現!其中牽涉到的議題包括道德、倫理、正義、良知等觀念的後現代轉化,值得更加深入地進行各方面的分析與討論!

The Moral Case for Drones »
Some moral philosophers, political scientists and weapons specialists believe armed, unmanned aircraft offer marked moral advantages over almost any other tool of warfare.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食記]蘆筍露|便利超商中的觀念空間

邱偉雲2012.7.14
7-11這次推出的新款飲品是:蘆筍露
產品主打:「朝採白蘆筍」
使用觀念:「朝採」與「蘆筍」的「養生」意象

「養生」與「朝採」的關鍵:

1.「養生」部分如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出蘆筍能結熱氣,利小便。(小編案:看來對於這每日都高達三十幾度的大熱天,確實具有「應時」的功效!)
2.本產品主打「朝採」關鍵在於,蘆筍分兩種:(1)白蘆筍;(2)綠蘆筍。

補充說明:
兩種差別就在於是否於「出土」後採割,若如本產品說的「朝採」,則蘆筍未見「朝陽」行光合作用,因此尚未轉綠而顯白;一旦出土與「朝陽」行光合作用後再採收即成「綠蘆筍」是也。至於哪個比較好吃見仁見智囉,綠蘆筍有光合作用,所以比較「清脆」與具「纖維感」;而白蘆筍則較「鮮嫩」。(參見〈法國白蘆筍是什麼滋味? 就是老套的「鮮嫩多汁」〉)在台灣的話「綠蘆筍」極為常見,而「白蘆筍」較罕,且須要連夜採收,所以會令一般人感到比較珍貴與難得!

(歐洲人特愛白蘆筍,甚至還其作為復活節必食之物,又稱白蘆筍節)

不管是「蘆筍汁」或「蘆筍露」,都是企圖使用「蘆筍」的養生意向,來吸引消費者購買。而作為一個很好取得的食材,「蘆筍汁」也從不曾消失於飲料市場中,如最古老的「津津蘆筍汁」、「味王蘆筍露」
                        (這也是老牌蘆筍汁之一)

小時候對於「安斯百露佳素」是什麼感到很好奇,總以為是蘆筍汁中添加了某些奇怪但有益健康的原料,幼年時資訊取得不便故始終沒去查,周邊大人們也沒人知道。沒想到事隔這麼久,因為今天喝了統一蘆筍露,重新想起小時候的問題,終於找到了解答!原來這是「蘆筍」的「音譯名」:安斯百露佳素---->阿斯八辣嘎斯--->Asparagus--->蘆筍。知道答案後還滿令人感到困窘的~XD(參見〈雜物誌 蘆筍汁罐〉)這應該是一種行銷手法,有點類似現在西方採用一種「製造危機,取得消費者注意」的方式(參見【公關創意】製造危機,讓消費者認識妳!〉),只不過「安斯百露佳素」是「製造懸疑,取得消費者注意」吧!但在東方世界大多數人總是秉持著「不知為不知」的態度下,想要用「懸疑」去引起注意,我想是比較難的,像是「津津蘆筍汁」用「美女」來行銷,肯定會比「懸疑」更為贏得消費者關注的!

最後還是得為這款「蘆筍露」評個分:

口感:沒有蘆筍的味道!
甜度:有很重很重的甜味,感覺打死賣糖的把糖都放在裡面了,令人感到很不養生(小編案:因為現在不甜=養生XD)
總評:這飲料原價二十元,喝完之後只感覺還必須要再喝白開水,不然口腔會有甜份過量的不適感,可能需要調整一下甜度,否則整個內容物的口感,與其包裝主打的朝採白蘆筍養生觀感,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最後是標示上註明果汁含量10%,之前各家蘆筍汁大廠就被檢查出蘆筍汁含量與標示不符(參見津津蘆筍汁原汁20%含量膨風 GMP資格遭撤消〉),不知道統一是否有注意這件事,因為小編喝完感覺在灌糖水,不是喝蘆筍汁啊,如果朋友們真的要養生,可能還是吃真的蘆筍會更好喔~!


以上圖片、影片若有侵權,請留言告知,小編將立即撤除,謝謝您!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食記]光和農場松子堅果飲|便利超商中的觀念空間

邱偉雲2012.7.11

7-11這次推出的新款飲品是:光和農場松子堅果飲
產品主打:「珍貴松子」+「天然堅果」
使用觀念:「養生」、「珍貴」

「養生」與「珍貴」的關鍵:
1.《本草綱目》:「海松子,釋名新羅松子,氣味甘小無毒;主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變白、散水氣、潤五臟、逐風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肥五臟,散諸風、濕腸胃,久服身輕,延年不老。」(小編白話簡譯:就是具有美白、消水腫、解除便秘、還老還童的功效XD)
2.《本草經疏》:「味甘補血,血氣充足,則五臟自潤,發白不飢。仙人服食,多餌此物,故能延年,輕身不老」(以上轉引自百度百科
                                    (松子原形)
                               (處理過後的松子仁)
從爽口「飲料」到養生「飲品」的觀念分析:
小編這裡不用「飲料」而用「飲品」稱之,關鍵在於「飲料」觀念,在人們記憶中多是由很多糖組成的不健康食品,帶有負面記憶。然而轉向「飲品」後,就注入了「養生」觀念內涵於其中,因此從「飲料」轉向「飲品」觀念,正象徵著「養生」觀念的提升與人們飲食文化的轉向。


社會機制分析:
這個新飲品是作為 7-11的39/49塊套餐的「指定飲料」呈現於架上。

分析說明:
7-11的「套餐機制」,看似以極為便宜的價格促銷這些食品,例如小編早上這罐「光和農場松子堅果飲」原價35元,搭配的是「德式香腸堡」原價38元,總計是:73元。但7-11卻將此兩者配入「套餐機制」而只要49元。為什麼會這麼便宜呢?因為以下兩個關鍵原因:
(1)「套餐機制」具備「市場風向球」作用:將新出產品置於「套餐機制」中,作為「指定飲料」令顧客一定要選擇,可從「最快被選完」,以及「最後留下」的飲料加以記錄,觀察顧客對於「指定飲料」或「指定食品」新產品的購買接受度,以作為能否大量生產新產品的標準。(小編案:當然最後一定會被買完,因為只剩那些銷不出去的,又沒補新貨狀況下,顧客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買「最後留下」的品類,但只要在某個時間點,例如一補完新貨的兩個小時內,銷售量最高與最低的品項加以記錄,即可測知產品市場風向!)
(2)憑藉顧客對於「50塊一餐」為「便宜」的觀念作為基底,可以獲得大量的市場調查員,如果銷售程度不盡理想,則就不續生產,再開發新產品。

正如以上分析,7-11作為一個「消費空間」時,也兼具作為「觀念轉型」的重要傳播場域。在現代社會都市上班族都外食狀況下,最常到7-11買便宜套餐。而當7-11致力於將人們的三餐「指定飲料」都限定在「養生飲品」,例如堅果飲、柳橙汁、檸檬汁、蔓越莓汁、哈密瓜牛奶、香蕉牛奶等有益健康飲品時,或是增加販賣新鮮蔬果、沙拉、當季水果等作為飯後甜點,當可有效降低顧客們以布丁、果凍等甜食作為飯後甜點的機會。

7-11將使人們逐漸潛移默化地在「套餐機制」中,藉由「限縮選擇機會」的消費品項控制,從選擇「飲料」逐漸轉向選擇「飲品」,從選擇「飯後甜食」轉向「飯後蔬果」,慢慢地透過「消費機制」來制約顧客「選擇健康」而非「選擇爽口」,即透過「消費選擇品項」的「產品健康化」取代過去「產品爽口化」,而將如「堅果飲」中的「養生」、「健康」觀念帶給顧客,我想這是7-11某個程度的社會責任與良心呈現,即使7-11可能沒有意識到,但其分布地點廣泛,並且深入鄉鎮,故對於「觀念」影響可謂深遠與巨大。

不過在小編吃著7-11早餐同時,不由得想起最近「早餐市場」似乎也是殺的火熱,如麥叔叔為了搶攻三餐市場而推出早、中、晚都有優惠套餐的行動;連最貴的摩斯先生也推出了50元早餐。可知這場「早餐攻防戰」還有得打。只是令人不解的是,以前都賣這麼貴,那現在物價上漲還不漲反降價,這差額到底是商家自己吸收,或者是以前賺太多現在少賺一點呢?雖然商家降價搶市場與削價競爭是消費者所樂見的,但千萬不要為了降價搶攻市場,就降低食物原料的等級與成本,因而傷害消費大眾那就不好了!


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得為這款「光和農場松子堅果飲」評個分:


口感:有點淡,堅果飲品的濃郁香味口感或味道都沒有出來,需加強!
甜度:淡淡的甜味,糖放很少,確實令人感到很養生(小編案:現在很像是不甜=養生XD)
總評:如果你覺得想養生,可以挑選此款飲品。但標示上面說為了養生每天都應該喝一罐,然而原價一罐35元依C/P值而言略貴,大家趁還是「指定商品」時,買來「養生」吧,等到恢復原價時,如果不想花太多錢的話,就只能將它「放生」囉XD

以上圖片、影片若有侵權,請留言告知,小編將立即撤除,謝謝您!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論「口罩」:日常生活物質中的社會觀察與觀念再現

邱偉雲2012.7.9


「口罩」幾乎可以說是日常生活必備道具,具有防塵、防風、防晒的基本日常功能,也具備防止疾病傳染的特殊功能,甚而有之,更具備卸下人們自我虛偽面具的能力,從此說來「口罩」功用可真不小。
不管是「裝飾型口罩」或是「醫療型口罩」,「口罩」作為一個物質,被編織於社會結構與系統之中,其上乘載了諸多的象徵與觀念。透過「物質」在跨時代、跨國家、跨領域、跨文化的觀察,可以看見「觀念」在「物質」上的流動與旅行。故「物質」研究,亦可作為「觀念史」研究法的載體,透過「物質」歷時、共時的話語系統變化,來觀看「觀念」的歷史。
(一)疾病範疇內「口罩」的觀念再現:公德與歧視
當你感冒咳嗽之時,你臉上是否有戴著口罩,其實蘊藏著諸多意義,以及觀念於其中。舉實際例子來講:在公司內,同事之間感冒若沒戴口罩,就會被視為沒有「公德」觀念,只是因為自己想逃避戴著口罩的不舒服感,就不管是否可能因此而傳染給其他同事,臉上有無「口罩」即可作為判斷患病者有無「公德」觀念的判斷標準。而在「職場」上如果有感冒症狀,還是戴起口罩好,避免在同事、長官心中留下自私與無公德觀念的形象。
而在家庭之中,若親人感冒時並未「自覺地」自動自發戴上口罩,這時你若要求他戴口罩,就可能會令患病親人感到自己被排擠,活像著有嚴重傳染病的怪物。雖然在你要求他戴上口罩時他們會趕緊照辦,但此時「口罩」會成為他內心感到與親人疏離與陌生的「隔閡」,了解到原來「疾病」可以讓親密之人也相互防範,從中也可能會稍微體會到何謂「大患來時各自飛」的道理!
若是親人為了怕罹患感冒者心理感到難過,而隱忍著自己也可能患上感冒的危機,繼續與沒戴口罩的親人共處,這時會出現一種無法令罹患傳染疾病的親人戴上口罩的「無力感」,而這樣的「無力感」,會在長期與患病親人共處下並自己也罹患疾病後,從原先「無力感」轉變為「怨恨」!內心產生為何你不自動自發地戴上口罩?這樣的質疑便會在內心出現,進而產生情感間的嫌隙。例如當婆婆感冒卻不願戴口罩還要抱孫女時,便會造成媳婦在愛女心切下,又無法命令自己婆婆一定要戴上口罩,逐漸形成「無力感」,並漸次產生「怨恨」,而婆媳之間的情感嫌隙也就從此逐漸滋生。
如此看來,不管是讓親人戴上口罩,抑或不戴上口罩,都極有可能產生親密關係的裂縫,自此始知「疾病」,尤其是具「傳染性」的疾病,是摧毀、鬆動、瓦解,抑或測試、探知、釐定親密關係的最佳工具。而也只有真正的愛才能讓雙方都不畏彼此「傳染」,繼續「相濡以沫」的共處,這是因為在這愛中有著能「犧牲」精神,才能具有那不懼怕傳染的力量,而以全然「無私」的愛,甚至產生共同患病的想法,治癒著彼此的身體與心靈。故「口罩」在「疾病」之中,實乃一收編諸多情感、象徵、觀念的物質所在。
而第二個在「疾病」範疇中的「口罩」觀念再現,是「歧視」觀念。汪宏倫在〈怨恨的共同體〉一文中指出,2003年4月SARS肆虐台灣,台灣在中共強力阻撓下,由於在國際上不被共同認定為主權國家,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而在當時,WHO不採計台灣方面的通報,泰國、新加坡更將台灣列入「中國疫區」,而要求台灣旅客戴「口罩」。此時「口罩」就成了一種「歧視」、「貶抑」與「收編」,將台灣置入中國疫區,貶抑了我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的身分,對於去泰國、新加坡旅遊為對方帶來財富的台灣旅客,竟強迫台灣旅客戴上「疾病歧視工具」,這「口罩」不僅歧視台灣人民,更是歧視台灣主權,企圖將「台灣」收編入「中國」之內,故從一個「口罩」中,再現了諸多泛政治化話語系統,與國際對台灣的不友善態度,這是「口罩」在疾病範疇中的政治再現。
(二)現代性範疇內的「口罩」觀念再現:自我隱藏、冷漠、安全感
在現代性的籠罩下,人人被社會所異化,成為一個以積聚財富為導向的生命型態。在這積聚財富的道路上,人人變得更為疏離,如公寓鄰居可能全然不認識、職場競爭也造成人我隔閡,在大眾運輸上戴著耳機、聽著音樂、低頭玩手機、外加戴口罩與帽子,隔絕自己與他人的四目相交與接觸,漠視一切在身旁發生的詭異現象,這就是與自己無關又何必強出頭觀念下的「現代性冷漠」。只關注個體利害成為人生目的,則一切的愛情、友情就只能是理性計算下的結果,在這現代性的語境中,每個人都宛如與他人毫無聯繫的個體。
在現代性冷漠下,除了與他人疏離外,也產生如Erich Fromm指出人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下,將產生「自我疏離」現象,但在此之下潛意識卻渴望與他人聯繫。而這樣的潛意識渴望,目前看來可透過網路臉書加以實踐。但正如黃厚銘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一文指出網路的聯繫基本上就是建立在孤立、隔離、隱匿身分下的聯繫,故仍然是一種疏離、異化的現象。而「自我疏離」以及「現代性冷漠」的現象,在大眾交通工具中,或在公共場合上,即以手機、耳機、口罩等物質形式再現,很多人戴著口罩,就是想要阻隔與他人對談的機會,而「口罩」就成了現代人「自我疏離」與達到「現代性冷漠」的最佳工具。
由於「口罩」具有遮住自我五官,令自己不需要再虛偽地,對某些大家都認為應該要大笑的事情,強迫自己擠出笑容;讓自己不需再虛偽地,對某些大家都認為應該要同情的事情,而強迫自己露出哀憫的神情;讓自己不需再勉強地,對大家都認為不可以「視而不見」的正義之事發出正義怒吼。因此「口罩」具有能讓「自我」予以暫時逃離於社會道德監視,而得以「自我隱藏」的功能,這即是如上述報導中指出日本青年流行戴口罩,乃是因為戴「口罩」後,在「口罩」的保護中,可以獲得一種將「自我隱藏」的「安全感」關鍵所在。
而以上大致論述了幾點以「口罩」為主軸的象徵意義、社會互動與觀念再現,其實「口罩」所能再現的觀念內涵不僅這些,隨著時代的變化,還會開展出更多內涵,例如上述口罩被時尚工業引入成為一種設計消費產品,使「口罩」從實際防疫轉化成美學產物,因此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歷史語境的改變,「口罩」將會被賦予更多的「觀念」於其上。而我們即可透過作為日常生活必備用品的「物質」,去觀察「物質」是如何地再現「觀念」,而透過這樣的「物質」觀察,當更能理解、掌握「觀念」如何隱藏於日常生活之中,而我們又該如何去開顯、鑿發之路徑所在。因此從「物質」出發來觀察「觀念」演變,不失為觀念研究的一個有趣路徑與型態,值得有興趣的諸位一同思考與討論。


以上圖片、影片若有侵權,請留言告知,小編將立即撤除,謝謝您!